2020年台灣第一波疫情升溫時,台北慈濟醫院在鼎眾股份有限公司捐贈下引進「超紫光滅菌機器人」,改善傳統消毒方式需耗費的時間與殺菌程度,提升環境清消效益,保障醫護與病人安全。內科加護病房蘇文麟主任在照護確診重症病人之際,亦投入採檢清消研究,撰寫多篇紫消燈與環境關係的論文,成功刊登於國際期刊。2022年1月18日,該企業同是慈濟委員的江欣惠董事來院致贈感謝狀,感恩趙有誠院長及蘇主任為首的團隊善用儀器,造福病人。
圖說:2020年6月18日台北慈濟醫院在鼎眾股份有限公司捐贈下,引進「超紫光滅菌機器人」。(圖/盧義泓)
圖說:2022年1月18日,鼎眾股份有限公司江欣惠董事來院致贈感謝狀,感恩醫療團隊善用儀器,造福病人。(圖/范宇宏)
趙有誠院長說到,平常病房清消須倚賴清潔人員,但其實教得再仔細,還是會因每個人做事方式不同而有疏漏。但凡清潔人員踏入加護病房那一刻起,便有被感染,甚至將病菌帶出病房感染他人的風險。也因為如此,超紫光滅菌機器人的運用讓醫護人員、清潔人員都多了一層保護。
圖說:趙有誠院長說明超紫光滅菌機器人的重要。(圖/范宇宏)
事實上,研究的機緣起於2020年的一篇外國研究。趙院長說明,該研究曾寫到「染疫病人到過、住過的地方到處都是病毒」,但當時台北慈濟醫院有名插管長者在尚未確診時住院14天、換了三個病房,卻沒有醫護人員感染。為此,在院長的建議下,蘇文麟主任展開環境研究,結果發現在輕症病人持續戴口罩、重症病人插管的狀態下,僅在口罩內面、呼吸器接管的過濾器內接近病人端、密閉式抽痰管路內發現病毒存在,而周圍環境皆是乾淨、無病毒的狀態。
研究一篇篇進行,蘇文麟主任分享兩年來的研究歷程:「對於看不到的敵人,我們採檢到病毒後,拿超紫光滅菌機器人5分鐘、10分鐘、15分鐘去做消毒測試,最後發現15分鐘就可以將所有病毒清除乾淨。如此,我們就可以設定一套消毒標準,確保清潔人員的安全,讓他們再用漂白水作二次消毒。」蘇主任也感謝醫護團隊的陪伴,特別是陳依萱督導、黃如婕護理長的協助。「採檢要兩個一組才安全,洗手、有沒有照標準流程……都可以相互提醒,感恩有很棒的消毒儀器,讓我們能確保加護病房、專責病房的環境乾淨無虞,保護大家安全。」
圖說:蘇文麟主任分享兩年來的研究歷程。(圖/范宇宏)
送上感謝狀,江欣惠董事感恩表示:「公司一直以來與慈濟互動良好,我自己也是慈濟委員,當然要責無旁貸地付出。」她笑說公司捐了前面幾台儀器後,台灣各地師兄姊也主動捐獻,合計捐給台北、花蓮、大林、台中四家慈濟醫院近三十台,總計達五十台之多,看到論文佳績,江董事直說:「真的很高興!身為慈濟人能發揮自身良能,也證明台灣生產的醫療器材,可以真正協助醫院抗疫,而且一點都不遜色。」
圖說:江欣惠董事致贈感謝狀,感恩醫療團隊百忙之中抽空研究,造服病人。(圖/范宇宏)
感恩再感恩,趙院長特別提到,具抗藥性的超級細菌相當麻煩,所以醫療各界也都在研究因應的方法,他期待未來,蘇主任能繼續投入相關研究,讓科學證據說話,守護更多病人的寶貴生命。
圖說:超紫光滅菌機器人消毒內科加護病房。 (圖/范宇宏)
(文/廖唯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