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氣:237

專責病房愛無限系列(三)悉心照料 當愛「童」在一起

  每個孩子都是爸爸跟媽媽的心肝寶貝,像心頭上的一塊肉。在疫情風暴下,沒有疫苗保護的孩子們首當其衝,家長們經歷了許多擔憂及慌亂,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醫護團隊除透過視訊門診、現場疫病門診,也進駐急診及專責病房,建立一條龍的照護服務,抱著視病猶親的心,用專業與愛守護每個小病人。


圖說:疫情風暴下,醫護團隊包裹著層層防護衣,用愛與專業守護每個小病人。(圖/范宇宏)

◎小小舉動 格外溫暖

  王家有兩個兄弟,哥哥將近三歲,不但在台北慈濟醫院出生,還在大愛幼兒園就讀,是個名副其實的慈濟寶寶;而四個月大的弟弟,從小有任何狀況都在慈院就醫,所以台北慈濟醫院也算是一路陪著兩兄弟長大。

  五月底,兄弟倆接觸了確診的爺爺,隔天便開始高燒,被爸爸媽媽帶來急診採檢後確診,當晚被兒科團隊收住院觀察。為了方便照顧,爸爸媽媽也一起住進病房裡,而後也相繼出現症狀,使用家用快篩陽性確診。

  經過四天的照顧,兄弟兩人元氣滿滿開心出院。王媽媽分享:「第一天真的很緊張,兄弟倆都在昏睡,尤其是哥哥,他平常是超級活潑的小孩,可是那兩天幾乎連東西都沒吃,一直發燒、昏睡,讓我們很擔心,三不五時就會叫叫他,看看反應,很怕他一睡不醒。但在醫師、護理師關心與照顧下,現在已經完全康復了,蹦蹦跳跳,吵得不得了。」

 

圖說:醫師每日查房關懷兄弟倆的健康狀況。(圖/范宇宏)

  王媽媽非常感恩台北慈濟醫院的積極治療,同時也分享在急診候床的小故事:「那天我們傍晚六點多到急診,但晚上十點半才有病床,這個過程裡,兩個小朋友已經撐不住了,一定要人抱著才行。那時有位女生員工,我不知道她是誰,但她帶我們到一個有冷氣的小房間(推測為負壓隔離病房),跟我們說如果小朋友真的待不住,口罩可以先拿下來,休息一下。」


圖說:一家人解隔出院,歡喜返家。(圖/台北慈濟醫院)

  同仁的一個貼心舉動讓這家人感到非常溫暖,王媽媽感動地說:「真的很感謝從急診到病房的醫護人員,每個醫師、護理師都很幫忙,讓我們打從心裡覺得雖然緊張,但是是可以放心交給他們的。在慈濟醫院真的讓我們很安心。」

◎媽媽加油 醫護做後盾

  患有罕病肌肉失養症的黃小弟染疫後居家隔離,但在確診第四天卻燒39度多,全身癱軟無力;讓黃爸爸黃媽媽非常緊張,得知台北慈濟醫院有兒童疫病門診的訊息,隨即前來就診,收治入院接受診療。

  「那時候弟弟非常虛弱,高燒、整個人都軟趴趴的、吃不下東西也沒有力氣,我跟爸爸都很慌,但住院治療後狀況越來越好,大概三天就改善很多,也回到原本的活力了。」回想就醫過程,黃媽媽說,要感謝的真的太多,她提及自己在孩子住院的隔日也出現低燒,吞了退燒藥後她告訴自己一定要撐著,孩子還需要人看顧,絕不能倒下。

 

圖說:患有罕病的黃小弟染疫後全身癱軟無力,醫護耐心照護。(圖/范宇宏)

  在醫護的照護下,黃小弟的症狀一一解除;也許是放心下來,黃媽媽開始高燒並出現胸悶、呼吸喘,她著急地向護理人員詢問有沒有方法盡快好轉,因為黃小弟即將出院,她必須快點好起來照顧孩子。這樣的母愛讓大家非常感動,護理人員隨即連繫醫師將黃媽媽一併收治,以給予進一步治療。

圖說:患有罕病的黃小弟染疫後全身癱軟無力,醫護耐心照護。(圖/台北慈濟醫院)

  或許是為母則強,注射抗生素後,黃媽媽的情況很快就穩定下來,並且如願恢復健康跟精神。出院前黃媽媽感恩道:「非常謝謝醫護,這是我們第一次來慈濟醫院,這次住院的感受非常好,真的很棒,完全能感受這邊醫護用心的程度,真的真的很謝謝你們!」

◎有愛相助 迎刃而解

  另一個歡喜出院的是七歲的李小弟,在他院確診,因症狀輕微在家照護,李爸爸說前三天李小弟就像普通感冒,雖有些發燒,但溫度不高,燒燒退退的,但到了第四天早上,李小弟卻大哭大鬧抱怨著腳痛,且完全無法行走。李爸爸媽媽立刻通報衛生局,帶著孩子到鄰近住家的醫院掛急診,但到了急診後卻是無止盡的等待……

  「真的一直等,先是等看醫生,看完又繼續等,其實也不知道在等什麼,沒有抽血、沒有任何檢查,就是一直等,小朋友又腳痛不能站,只能我跟太太輪流抱著,後來是老婆在網路上查到慈濟這邊的新聞,有個小孩也是很像的情況,說是橫紋肌溶解症,我們覺得再等下去也不是辦法,想說先帶小朋友回家大量補充水分再觀察看看。」回想當時,李爸爸說就是不停地等,無奈之際只能簽下切結書,先帶孩子返家;然而,翌日李小弟腳痛依舊,夫妻倆人憂心不已,隨即打電話來台北慈濟醫院尋求協助,在接電人員協助下,迅速掛得當早的視訊門診,在醫師評估後立刻安排入院。

  住院照護後,李小弟症狀逐漸好轉,李爸爸心中的大石才緩緩落下。

 

圖說:入院時黃小弟雙腳疼痛,由爸爸抱進病房(左);經過治療,黃小弟得自行下床步行。(圖/范宇宏)

  抱著入院、走著出院,看著孩子恢復過往的活力,李爸爸說自己不太會說話,但真的好感謝!

(文/曹耘綺、廖唯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