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氣:602

【衛教新訊】藥物與熱傷害

文/ 台北慈濟醫院藥學部 姜欣瑀藥師

        今年夏季格外炎熱,導致全球熱傷害事件頻傳。適逢炎炎夏日,民眾把握好天氣出去走走,悶熱的環境加上長時間陽光曝曬,很容易造成熱傷害。

        常見的熱傷害包含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中暑,中暑為最嚴重的症狀,又分成兩種類型,分別為傳統型中暑和勞動型中暑,傳統型中暑多指缺乏對於環境氣溫濕度改變的適應力,較易發生在老人、小孩、慢性疾病患者,而勞動型中暑的患者則多發生在高溫高熱環境中工作的工作者。

        大多數藥品在正常劑量使用時,並不會引起熱傷害,在評估疑似傳統型中暑患者時,可注意患者是否使用抑制身體散熱能力的藥物,例如利尿劑、β-受體阻斷劑和抗膽鹼類藥物。熱傷害可能由於汗腺被抑制,導致散熱能力變差,或由於藥物副作用:惡性高熱、血清素症候群、對藥物過敏產生的發燒引起。

以下表格列出常見的可能引起熱傷害的藥物:

        使用上述類別藥物的民眾請謹慎預防熱傷害,於活動時盡量保持涼爽,注意不可在太陽下曝曬過久,建議使用陽傘、帽子防曬。請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口渴時才喝水。需保持警覺,在炎熱環境中留意自己與身邊人的狀況,發生熱傷害時切勿輕忽症狀,請尋求協助或依下述步驟幫助患者,請不要留下患者獨自休息,熱傷害可能惡化且沒有及時發現。

        熱傷害的徵兆可能與腦膜炎、敗血症、惡性高熱或使用抗精神病藥物引起的血清素症候群,產生的高熱或痙攣相似,將用藥史告知醫師以進行詳細的藥物審查,可幫助醫師診斷,正確給予治療。

        當發生熱傷害時,牢記處理五步驟:「蔭涼」將患者移至陰涼處、「脫衣」移除不透氣或緊繃的衣物、「散熱」快速將體溫降至39℃下、「喝水」補充電解質飲料或含少許鹽份的冷開水、「送醫」盡速送醫。

        若患者已經中暑,急救時切記不可使用「酒精」或「退燒藥」,酒精雖然可以快速使表面皮膚的溫度下降但同時會引起毛細孔收縮,反而不利於散熱。熱傷害患者也會如同發燒一樣出現身體發燙的情形,但中暑患者是因為體溫調節中樞和排汗系統失常所導致,並非受感染或免疫反應導致的體溫上升,因此服用退燒藥對中暑患者沒有幫助。

        了解自己使用的藥品可在熱傷害的基礎預防上,多一個保護自己的知識,祝福各位快快樂樂出遊,平平安安回家。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暑. 天氣熱,藥怎麼辦?2021
  2.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暑. 熱傷害的種類,有什麼症狀? 2021
  3. Levine M, LoVecchio F, Ruha AM, Chu G, Roque P. Influence of drug use o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heatstroke. J Med Toxicol. 2012 Sep;8(3):252-7. doi: 10.1007/s13181-012-0222-6. PMID: 22447633; PMCID: PMC3550168.
  4. Morris A, Patel G. Heat Stroke. [Updated 2022 Apr 30].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2 Jan-.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37135/
  5.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暑.熱傷害急救處理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