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氣:223

【衛教新訊】安全駕駛「藥」注意

文/台北慈濟醫院藥學部 萬修鳴藥師

    相信大家對於酒駕不上路並不陌生,但藥物也可能影響駕駛人的注意力或視力,導致行車事故發生,「藥駕」危險程度不亞於酒駕。若您開車上路有服用藥物,請務必確認您服用的藥物是否會影響駕駛,維護自身安全。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每年台灣交通事故造成3,000多人死亡,其中因「藥駕」造成事故的比率大約為10%。依健保署統計,台灣目前慢性病人口高達600萬,而用藥後開車上路的駕駛比比皆是。政府應比照宣導「酒後不開車」,加強宣導「服藥後不開車」。

藥物如何影響我的駕駛能力

    駕駛是一種複雜的行為,需要中樞神經和神經肌肉系統的共同協調。當感官訊息被眼睛、耳朵和身體所接收時,這些訊息會在大腦中與記憶、認知和執行功能一起進行處理,隨後通過神經向肌肉發出信號,以控制車輛。

    大多數的藥物應不至於直接影響您的駕駛能力,然而某些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副作用可能潛在減弱判斷與決策等相關能力,進而影響駕駛安全,這些副作用包括了疲倦、視覺模糊、眩暈、昏厥、專注力下降等,其持續時間短則數小時,長至隔天均有可能,因此行車上路須格外謹慎。

有哪些藥可能會影響我安全駕駛

0級風險(不影響駕駛安全)
1級風險(請小心,駕駛前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 降血壓藥物:導致的症狀為頭暈、頭痛、視力模糊、倦怠、肌肉無力
  • 止痛藥:導致的症狀為頭昏眼花、疲勞
  • 可待因(<20mg):導致的症狀為焦慮、神經質、易怒
  • 止咳感冒藥:導致的症狀為嗜睡、頭暈、手腳無力、注意力不集中
2級風險(應非常小心,於駕駛需求前應先尋求專業醫療評估)
  • 抗憂鬱藥:導致的症狀為嗜睡、焦慮、激動、幻覺、意識模糊
  • 麻醉劑:導致的症狀為感覺及運動障礙
  • 解痙藥:導致的症狀為視覺調節和行為障礙
  • 部分特定降血糖藥物:導致的症狀為疲倦、冒冷汗、頭暈
3級風險(危險!當服用此類藥品時勿駕駛車輛。於駕駛需求前,應先尋求專業醫療評估)
  • 部分特定抗精神病藥:導致的症狀為嗜睡、視力模糊、頭痛、眩暈、噁心
  • 安眠藥及Z-藥物:導致的症狀為嗜睡
  • 部分特定抗焦慮藥:導致的症狀為嗜睡、疲倦
  • 散瞳劑:導致的症狀為視力模糊、畏光
  • 部分特定肌肉鬆弛劑:導致的症狀為嗜睡、頭暈、手腳無力

藥駕高風險族群應注意事項

◆ 職業駕駛

  1. 預先做好行程規劃,避免在自己感到疲勞的時間駕駛
  2. 發現自己難以專注、頻繁眨眼、眼皮沉重、錯過出口或陸上標誌時,建議中途在休息站小睡或適量攝取咖啡因。
  3. 每日駕車時間不超過10小時,連續駕車4小時中途應有至少30分鐘休息。

 特殊疾病患者

  1. 睡眠呼吸中止症、嗜睡或猝睡症、慢性失眠、慢性疼痛或精神疾病患者,應諮詢醫師是否影響駕駛安全,並配合醫師指示完成疾病治療。
  2. 癲癇、心律不整、憂鬱症等患者,需長時間治療,勿擅自停藥。

 高齡長者

  1. 高齡長者因身體機能退化,如運動遲緩、視力退化、青光眼、失智症、巴金森氏症,可能影響駕駛表現。
  2. 近期(一周內)才開始使用鎮靜安眠藥、部分特定抗憂鬱藥,可向醫師或藥師諮詢是否影響駕駛安全。
  3. 應定期接受體格檢查及體能測驗評估並換發駕照。

如何防範「藥駕」發生

    務必遵照醫囑使用藥物治療疾病,隨時注意自己身體狀況,留意藥袋指示或藥品說明書上警語及注意事項如:「嗜睡(駕車或機器操作應注意)」。此外駕駛前應避免服用藥物。若無法避免,應先理解自己所服藥物對駕駛能力的影響,如有疑問可諮詢醫師或藥師,醫師評估後會選擇較安全藥物替代。

    希望大家快樂出門,平安返家!

參考資料:

  • 台北市藥師公會:交通安全用藥分級宣導
  • US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Some Medicines and Driving Do Not Mix
  • State of California DMV: Prescription Medications and Driving: What are the Haz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