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台灣醫療護理機構重視的認證機制──SNQ國家品質標章,1月13日舉行頒獎典禮。日前公布的2020年認證名單中,台北慈濟醫院共有六個單位得到品質認證標章,分別為腎臟內科洪思群主任領軍的「慢性腎臟病人的身體組成監測與管理」、骨科王禎麒醫師為首的「超音波導引微創阿基里斯腱縫合手術與相關疾病手術治療之應用」、兒科蔡立平主任推廣的「小胖威力的全人照顧」、失能服務中心李嘉富主任致力的「及早救智,力行三動」以及護理部吳秋鳳主任、滕安娜副主任負責的「傳愛教育實踐全人照護」、「自在呼吸~『動』出生命力」。
圖說:2020年,台北慈濟醫院共有六個單位得到國家品質認證標章,一行人前往頒獎典禮領獎。(圖/范宇宏)
現年70歲的王先生在55歲時,因為居高不下的血壓到心臟科檢查,抽血發現肌酸肝高達2.7mg/dl(男性正常為0.7-1.5mg/dl),被轉至腎臟內科洪思群的門診,服藥控制;四年前,王先生的病情惡化,必須洗腎,腹膜透析洗了一年,因為感染,而改成血液透析,一直到現在。
這樣的病患在腎臟內科屢見不鮮,每周二四六是王先生的洗腎日,這次,洪思群主任熟稔地跟他打招呼,說到:「今天我們要測身體水分,知道身體水分的狀況,不僅可以調整洗腎處方,你的血壓也會更穩定。」
這個測量身體水分的機器叫做「多頻譜身體組成分析儀(BCM)」,是近十年來特別為腎臟病人開發的臨床儀器,不同於坊間只能分析體內脂肪、瘦肉的身體組成儀器,BCM能更精準地分析出身體多餘的水分。洪思群主任指出,體液過多與肌少症是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常見的併發症,台北慈濟醫院領先全球,自2011年9月起,陸續從腎臟科門診收錄慢性腎臟病三到五期的未透析病人共500人,針對身體組成進行長達8年的前瞻性追蹤與系列研究,確認水分過多和肌肉質量對預後的影響;結果發現,慢性腎臟病三到五期未透析病人的體液過量盛行率高達52%。於是,腎臟科團隊將BCM檢測的流程標準化,每三個月到半年監測所有慢性腎臟病人的身體組成,協助醫師提早發現高危險患者,進行水分和營養狀態的控管,以延緩未透析病人進入腎臟替代治療的時間、穩定透析病人的病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提高存活率。
圖說:病人來院洗腎,洪思群主任(左)向病人說明,護理師協助照護(右)。(左圖/盧義泓、右圖/廖唯晴)
人體組成可分為水分、精瘦組織(含瘦肉、骨骼、肌肉)與脂肪組織,水分占體重的60%,脂肪組織上,男性須低於25%,女性須低於35%。正常人不會有多餘水分的問題,因此使用BCM測量,水分會顯示為0(正負1內為正常),但腎臟病人會因腎功能限制,小便排出量少或有糖尿病、心衰竭等共病,導致體液累積,長期下來會造成水腫、血壓上升、易喘、貧血等臨床症狀,嚴重甚至影響心臟負擔、出現心衰竭、肺水腫,因此,必須透過儀器定期追蹤,知道體液過量的情況。洪思群主任說明,過往沒有客觀的儀器檢查時,醫師僅能透過臨床經驗判斷,但醫病溝通難免困難:「洗腎的目的是要洗出多餘水分,將病人調到一定體重,但水脫多了,可能有血壓降低的不適,因此並非每個病人都願意被調整處方。但用BCM測量後,可以拿客觀的數據向病人說明身上多了幾公斤的水,加強病人調整處方的意願。」
身體組成的變化反映了病人的臨床預後,同時也指出潛在需要校正的多重危險因子。台北慈濟醫院慢性腎臟病照護團隊除醫師外,也結合慢性腎臟病衛教師,協助管理鹽分和水分的攝取量;加上專業的營養師制訂不同的蛋白質和熱量介入方案,來改善病人的營養狀況,最後由透析護理師協助執行透析醫囑,檢查技術師追蹤透析病人體液狀況及血管通路流速,如有異常即時調整或轉介相關人員進一步處理。
圖說:將BCM貼片貼在同側手腳,可測量出身體組成(左);王先生洗腎後測試,身體多餘的水分為0.3公斤,在合理範圍內(右)。(圖/廖唯晴)
此外,腎臟科團隊也輔助鄰近透析院所約600位常規血液透析病患定期受檢、分析資料;與肝膽腸胃科合作,對脂肪肝病人進行BCM檢測,目前已逾300名患者。重要的是,體液狀態在BCM導引嚴格的控管之下,透析病人的心胸比(CT ratio)較往年未有增大情況;慢性腎臟病患的5年存活率為86%,高於過去文獻的75%;血液透析患者的2年存活率為87%,高於台灣2006-2010血液透析患者的78.5%,與國際資料進行比較,則高於美國的65%,以上種種對病人未來發生心衰竭或猝死的預防有極其重要意義。
一路走來,腎臟科團隊共發表12篇BCM相關學術論文,12篇國際醫學研討會論文,除獲得台灣和國際腎臟醫學會研究獎項之外,也應邀至亞洲營養師學會和國際營養學會發表專題演講,與各國專家對談,無疑到達世界水準。這次團隊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洪思群主任笑著說:「這是大家努力的成果,未來將持續進行,營養的介入要比水分控管花更多心力,有時甚至需要社工師協助,期望藉此帶給慢性腎病患者更好的生活品質及預後。」
圖說:2019年,洪思群主任受邀到IKS Asia大會(亞洲國際腎臟營養論壇)演講慢性腎臟病相關議題。(圖/洪思群提供)
左圖:洪思群主任結合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為民眾講解慢性腎臟病營養課程。(圖/洪思群提供)
右圖:洪思群主任擔任國際腎臟營養代謝學會腎臟營養課程講師,提供相關繼續教育訓練。(圖/洪思群提供)
圖說:腎臟內科洪思群主任領軍的團隊,以「慢性腎臟病人的身體組成監測與管理」獲SNQ國家品質標章。(圖/范宇宏)
(文/廖唯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