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從事粗工的李先生,因為工作不離菸酒的緣故,身體狀況不佳,現今58歲的他,已經二十多年沒有工作,僅能仰賴過去積蓄,跟年邁媽媽相依為命。兩年前,李先生因為嚴重的腹水來到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門診,蕭宗賢醫師評估他已經是酒精性肝硬化末期,殘餘肝功能不佳,只能抽腹水、給予利尿劑等支持性治療,並請病人戒酒。然而,在那段時間裡,李先生卻反覆因「肝性腦病變」入院,於是在2020年初,確定已病人戒酒半年後,醫療團隊將李先生轉介給移植團隊,評估「肝移值」可能。
圖說:換肝的李先生出院前,趙有誠院長、張耀仁副院長與照顧過他的醫護人員共同為他舉辦一場溫馨的祝福會。(圖/范宇宏)
蕭宗賢醫師指出:「輕微肝性腦病變的患者會有講話遲鈍、昏昏沉沉的情形,嚴重者則會意識不清,必須住院治療,如果反覆發作,代表肝臟解毒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必須換肝治療。」換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移植團隊評估後,會將案件送健保局審核,通過後,才能開始等待「屍肝」,這段時間,若有緊急情況方能帶五等親內的家屬前往醫院評估「活肝移植」的可行性。
屍肝的配對需要緣分,幸運的是,同年底,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李先生在消化外科伍超群主任帶領的團隊執刀下,接受「部分肝移植」手術,人生掀開嶄新扉頁。伍超群主任說明:「病人身材不高大,但肝硬化嚴重,若只移植一半的肝,擔心未來肝功能不足,因此用減肝手術的方式,將肝臟左外葉切除,再行移植。」
圖說:2020年底,李先生在消化外科伍超群主任帶領的團隊執刀下,接受「部分肝移植」手術,人生掀開嶄新扉頁。(圖/范宇宏)
手術非常順利,在醫護團隊照顧下,李先生漸漸康復,1月15日順利出院;出院前一天,趙有誠院長、張耀仁副院長、楊緒棣副院長與照顧過他的加護病房、普通病房的醫護團隊、社工師共同為他舉辦一場溫馨的祝福會。
看到病人的人生從黑白變彩色,趙院長溫暖祝福:「因緣給幸運的人,重獲健康後,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你一定要好好照顧身體,對社會、對需要的人伸出援手,愛惜身體與茹素就是報答醫療團隊最好的方法。」
蕭宗賢醫師也分享,李先生的病情不佳,往往一兩個禮拜就回診一次,有一天,他聽到醫院剛完成一例肝臟移植,讓他在門診時,突然想到「怎麼好久沒有看到這個病人了?」「病人沒回來醫師會擔心兩個情況,一個是病好了,一個是發生不好的事情,李先生的病不會好,所以當下有點擔心;但後來,我在外科加護病房的姓名牌上,看到李先生的名字,頓時放下心中的大石頭。」蕭醫師笑著恭喜:「出院你就可以放心了,以後不用再回來我的門診,可以做一個健康的人。」
左圖:趙有誠院長告訴李先生,愛惜身體與茹素就是報答醫療團隊最好的方法。(圖/范宇宏)
右圖:蕭宗賢醫師分享自己沒看到李先生回診的擔憂心情。(圖/范宇宏)
伍超群主任則感謝手術團隊的成員們,以及器捐協調師余翠翠不分日夜努力協助配對,他說:「最困難的不是手術,也不是出了多少血,而是人員,沒有大家的幫忙執行上會很困難。感謝團隊、感謝院長努力推動器官捐贈,嘉惠許多病人,讓很多病人因此重生。」每位成員都是病人重生的幕後英雄,張耀仁副院長除了感恩、祝福,更提到:「這個病人是台北慈濟醫院的第六例肝臟移植,照衛福部的規定,等待一年的時間確定成功,醫院就可以申請活體肝臟移植,成為常規手術,移植團隊越來越成熟,相信能造福更多病人。」
左圖:伍超群主任感謝手術團隊,嘉惠許多病人。(圖/范宇宏)
右圖:張耀仁副院長提到若一年後病人平安,確定手術成功,醫院的活肝移植將可成為常規手術。(圖/范宇宏)
在〈無量壽福〉的歌聲中,趙院長將大愛感恩科技的夾克、像徵平安的蘋果和結緣品送給李先生,告訴他:「天氣冷了,穿上這件夾克,就像醫護人員的愛包圍著你,祝福你永遠溫暖,平平安安。」對此,李先生和李媽媽感動不已,不擅言詞的他們,在一句句「謝謝」聲中,拿出準備好的卡片和花束,贈予醫護人員,表達最誠摯的感謝。
圖說:趙院長送上夾克與蘋果,祝福李先生平安健康。(圖/范宇宏)
圖說:李媽媽獻上花束,感恩醫療團隊。(圖/范宇宏)
圖說:李先生感恩醫療團隊,送上美麗的乾燥花試管。(圖/范宇宏)
圖說:李先生的人生從黑白變彩色,重生之後將用健康的身體回到生活崗位,不再為病所苦。(圖/范宇宏)
(文/廖唯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