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台北慈濟醫院辦理「二十有成 愛在北慈」院慶活動,6月25日下午,台北慈濟醫院院部主管帶領醫療團隊至新店靜思堂,與北區志工團隊一同分享院慶八大特色醫療展及義賣園遊會,展現醫療人文的亮點內容,以及籌備過程中的感動。
圖說:6月25日下午,台北慈濟醫院醫療團隊至新店靜思堂,與北區志工團隊一同分享院慶八大特色醫療展及義賣園遊會。(圖/范宇宏)
徐榮源副院長提到:「一直以來,志工們都把醫院當成家,感恩八大聯區師兄師姊的護持,讓我們可以透過特色醫療展,回顧台北慈院20年的努力,未來全體同仁也會繼續在這個愛的平台,發揮良能。」
圖說:徐榮源副院長提到,一直以來,志工們都把醫院當成家。(圖/范宇宏)
座談由公共傳播室潘韋翰主任的分享拉開序幕,他提到,起初籌備團隊在發想時並沒有明確頭緒,所幸在慈悅師姊的指導下,讓院慶典禮逐步具體化。今年2月,趙有誠院長至北區合和互協會議邀請八大聯區志工協助;4月師兄師姊來院展開醫院社區共識會,各攤位激盪出許多創意與巧思;典禮前一天,眾人更是把握最後時刻布置、彩排,只為呈現最圓滿的一面,讓來院大德也能夠共襄盛舉,慶祝台北慈濟醫院20周年生日快樂。潘主任說:「記得慈悅師姊說,社區的志工一路看著醫院長大,與同仁有同樣的歡喜,我們都會全力投入,共同成就莊嚴且深具意義的院慶典禮。」
圖說:公共傳播室潘韋翰主任分享院慶系列活動籌備歷程。(圖/范宇宏)
八大聯區個別推派代表向 上人分享如何與各醫療團隊默契配合,結合亮點特色布置義賣攤位。而看見志工們齊心協力、歡喜付出,將每一個攤位都布置得別具巧思,醫療團隊也有說不盡的感恩,同時一一呈現展覽規劃的初衷與用心。
新生兒科趙露露主任代表婦兒團隊首先分享,院慶當天有許多大朋友、小朋友回家祝賀,不僅帶來悠揚的小提琴演奏,還親手繪製畫作、準備生日蛋糕,獻上對醫院滿滿的祝福,場面溫馨感人。志工團隊更貼心準備了可愛的小動物吊飾盲盒,作為與會大德的結緣禮,傳遞無限感恩與喜悅。中醫部吳炫璋主任則表示,團隊準備養生去濕的生脈茶飲、手工香包,以及耳穴儀體驗活動,希望在端午前夕,送上健康的祝福。同時感恩志工不辭辛勞,與團隊開會至晚間10點,細心規劃接待流程,將人文展現得淋漓盡致。
牙科部許博智主任首先拿出「升級版」刻有慈濟LOGO的3D列印小假牙鑰匙圈,提及:「在院部支持下,牙科部逐漸朝數位化邁進,考慮現場空間,希望藉此讓民眾了解台北慈院在診療上的新技術。」教學部劉怡伶同仁代表教學及教研團隊分享,此次特別規劃CPR急救教學,並發放急救小卡,讓民眾在面對突發狀況時能不慌張,跟著圖卡的指示步驟操作,推廣急救識能。
圖說:趙露露主任分享當天大小朋友回娘家,一同歡慶醫院生日(左);吳炫璋主任感恩志工不辭辛勞,將人文展現得淋漓盡致(右)。(圖/范宇宏)
圖說:許博智主任帶領團隊製作3D列印牙齒鑰匙圈,藉此讓民眾了解台北慈院在診療上的新技術(左);劉怡伶同仁指出,團隊規劃CPR教學並發放急救小卡,讓民眾面對突發狀況可以按指示步驟操作(右)。(圖/范宇宏)
胃腸肝膽科陳建華主任指出,大腸癌是國人罹癌率最高的癌症,大腸鏡檢查則是揪出早期病灶、降低死亡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當天團隊特別以模型進行衛教,當天便吸引近百位民眾預約檢查。15B病房主要收治胸腔內科病人,陳淑娟護理長表示,心肺功能是維持健康的重要基石,現場特地設置肺復原腳踏車供民眾體驗,期待喚起對心肺保健的重視。
腎臟內科此次主題為綠能腎臟學,洪思群主任指出:「洗腎室長期都是醫院碳排放第一的單位,所以團隊以茹素健康及醫衛材減塑兩種策略,在照顧洗腎病人的同時,也守護環境健康。因此本次以『永續健康』為主題,自製環保創意鈕扣,向民眾傳達綠色醫院的理念。」泌尿科許竣凱說明此次展覽主軸在介紹科內癌症與泌尿系統的創新治療,感恩師兄師姊的熱情參與及協助。
圖說:陳建華主任以模型進行衛教,當天便吸引近百位民眾預約大腸鏡檢查(左);陳淑娟護理長說明,特地設置肺復原腳踏車供民眾體驗,期待喚起對心肺保健的重視(右)。(圖/范宇宏)
圖說:腎臟內科洪思群主任表示科內積極推廣綠能腎臟學(左);泌尿科許竣凱說明此次展覽主軸在介紹科內癌症與泌尿系統的創新治療(右)。(圖/范宇宏)
蔡碧雀督導是心臟外科與胸腔外科的主要協助人員,她感恩慈悦師姊的用心規劃,讓醫院各科能夠展現20年的足跡,並讓更人了解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李坤璋醫師也代表科內感恩志工的用心,讓展覽辦的有聲有色。主要協助骨科部、復健科的陳美慧督導則說,志工的身行典範都在影響著我們,真正看見守志奉道的信願行。
圖說:蔡碧雀督導代表心外、胸外感恩慈悦師姊的帶領(上);李坤璋醫師也代表科內感恩志工的用心(左下);陳美慧督導則說,志工的身行典範令其看見守志奉道的信願行(右下)。(圖/范宇宏)
而喬麗華主秘代表醫療團隊獻上感恩與祝福:「依然記得當年 上人殷殷叮囑,慈濟是由很多慈濟人胼手胝足所成就,要請大醫王、白衣大士好好照顧這些弟子,很感恩 上人讓我們有機會在醫院勤耕福田。」
圖說:喬麗華主秘感恩 上人讓全院同仁有機會在醫院勤耕福田。(圖/范宇宏)
緊接著,眾人觀賞公傳室製作的「台北慈濟醫院20周年大藏經」精華版。看見師兄師姊年輕時的身影,不由得勾起當年往事,吳福川師兄、吳隆盛師兄與周明雪師姊回首來時路,細數醫院從覓地、動工到啟業的點滴心情。
圖說:眾人觀賞公傳室製作的「台北慈濟醫院20周年大藏經」精華版。(圖/范宇宏)
圖說:吳福川師兄(上)、吳隆盛師兄(左下)與周明雪師姊(右下)回首來時路,細數醫院從覓地、動工到啟業的點滴心情。(圖/范宇宏)
上人慈示:「故事講不盡,但因為這些歷史是我們分分秒秒、踏踏實實走過來的。從影片看到許多往事,感恩地主菩薩們的發心與慈濟人的護持,讓醫療在這裡深耕,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每個人的心很穩的「惦」在這。」 上人也叮囑,每個人的心都是一畝良田,希望人人都能成為心靈農夫,慈濟話就是點點滴滴的甘露,匯合起來就能真正潤漬人人心田。
圖說:上人慈示,每個人的心都是一畝良田,希望人人都能成為心靈農夫。(圖/范宇宏)
(文/鄭冉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