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氣:399

疫景 系列(二)疫起後的兒科風暴

  2021年,新冠肺炎的疫情在台灣首次爆發,當年度,全台約有950位確診兒童,而台北慈濟醫院收治其中的104人,原以為這樣的量已屬不少;但時至2022年,來勢洶洶的OMICRON病毒使確診者從成人延燒至嬰幼兒,4月1日至6月中旬,台北慈濟醫院專責病房便已收治近300名確診孩童。從出生1個月到未滿18歲,陌生的病症造成家長們的恐慌、擔憂,更讓第一線人員疲於奔命,加上急診、專責病房、視訊門診、現場快篩、居家照護與疫苗接種等臨床業務,兒科醫護偌大的身心壓力可想而知。


圖說: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至嬰幼兒,兒科醫護投身前線。圖為兒科部余俊賢主任。(圖/盧義泓)

◎兒科急診 首當其衝

  疫情來得又急又快,放眼望去,4月的急診室滿是人潮。兒科部余俊賢主任提到:「那時的兒科急診一天最多可以收到135個病人,其中九成是有症狀來做PCR採檢的,確診率高達八成。」不像大人可以忍耐,高燒、發冷、四肢冰冷、全身痠痛、頭痛、喉嚨痛……,諸多症狀讓孩子極度不適、哭鬧、昏睡,好不容易看到診,醫師也只能隔著透明壓克力板,快速觀察他們的精神、活動、膚色及呼吸狀況,採檢開藥。「這樣的過程令人擔心,治療時總不斷地想,我會不會漏了其實很嚴重的病童?」余俊賢說,在混亂的疫情下,如何替小病人完整評估,令醫護人員相當兩難,只好盡可能衛教,提醒家長出現哪些狀況要盡速回診。

圖說:疫情再起,急診室滿是人潮,其中不乏年幼孩童與小嬰兒。(上圖/范宇宏;下圖/盧義泓)

  考量兩歲以下的孩子即使不適也不會表達,兒科團隊與急診護理團隊商量──在急診室建置嬰幼兒專用的快速通道,針對兩歲以下的嬰幼兒,急診護理師會先檢傷,再由醫師評估、採檢、看診。4月中旬後,震撼台灣人的恩恩事件、基隆兩歲確診男童相繼因重症而死亡等事件陸續發生,更加重了第一線人員的心理負擔。對此,台北慈濟醫院一方面配合政府政策將快速通道更名為「綠色通道」,一方面設置兒童專屬的「黃昏疫病門診」,強化十八歲以下兒童與成人的分流,紓緩急診緊繃的醫療量能。

圖說:兒科團隊設置「黃昏疫病門診」,強化兒童與成人的分流,紓緩急診緊繃的醫療量能。(圖/盧義泓)

  「不是所有發燒的小孩都能住院。」兒科吳秉昇醫師解釋,依照時下作業標準,若沒有危急的病徵,小於3個月的孩子只要發燒一律住院,而3至12個月的孩子要超過39度才會安排住院。此外,住院病人不像去年要等到快篩陰性,在這一波疫情裡,只要臨床症狀經過治療得到改善,就得返家隔離。雖然如此,卻不是所有家長都能理解這樣的政策,遇上心急如焚、要求讓孩子住院的家長,醫護秉持專業判斷,耐心溝通,讓病房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

◎全力救治 如履薄冰

  「兒童新冠的症狀表現以上呼吸道症狀為主,部分孩子則表現哮吼病程。」余俊賢說。隨著疫情進展,醫護人員對OMICRON病毒的表現症狀越來越了解,原本預估2-5%的孩子將出現熱性痙攣,確實也相差無幾;反倒是併發猛爆性腦炎的孩子多得出乎意料。

  6月中, 2歲半的揚揚(匿名)因為高燒、痙攣、意識不清、被救護車送到急診,值班醫師第一時間做了神經學檢查,安排電腦斷層,發現腦水腫,懷疑是急性腦炎收入加護病房。抱著「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唯一」的心情,兒科團隊全力救治,針對孩子出現的全身性或急性發炎、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肝功能異常等種種變化,第一時間使用抗病毒藥物、降腦壓藥物、免疫球蛋白和類固醇控制病況,四天後,揚揚的病情沒有惡化、無須插管,轉至一般專責病房,穩定後出院。吳秉昇解釋,急性腦炎個案其實是細胞激素風暴致使的全身性發炎,所幸控制及時,所以揚揚未惡化到呼吸衰竭、休克等情形。

圖說:揚揚在加護病房期間,護理人員用卡通安撫孩子的情緒(左);回到專責病房後,竭力照顧健康(右)。(圖/范宇宏)

  另一個特別的個案是6歲的暄暄(匿名),發燒確診後,在媽媽的陪伴下居家照護。可是退燒兩天後,暄暄出現雙腳小腿疼痛的情形,無法站立、行走,甚至碰到就痛得受不了。一開始,媽媽以為是抽筋疼痛,替女兒按摩雙腳,雖然稍得舒緩,但仍然沒辦法站立跟行走,於是隔天掛了台北慈濟醫院視訊門診,在醫師建議下到急診收治入院。吳秉昇抽血發現,暄暄血液中的磷酸肌酸激酶(CPK)高達6900 U/L(正常值小於300U/L),診斷為染疫後併發的「橫紋肌溶解症」,為避免併發急性腎衰竭,醫療團隊即時以點滴輸注大量生理食鹽水,補充水分,幫助代謝,隔天,暄暄的腳痛情形大幅改善,已能下床行走,三天後恢復活力,返家隔離。


圖說:吳秉昇醫師在專責病房照顧確診小病人。(圖/范宇宏)

  在當時的台灣,確診後出現橫紋肌溶解症的孩童案例屈指可數,媒體又大篇幅報導腦炎孩童的死亡案例,無一不加重照護者的心理壓力;不過兒科醫護仍是翻遍文獻,用細心、耐心照顧每個孩子,謹慎因應瞬息萬變的疾病。

◎新型照護 看診零距離

  爆發初期,多數臨床醫護的共同心聲想來都是:「沒有想到量會增加得這麼大,這麼快!」從每日幾十例演變至幾百例、幾千例,甚至幾萬例,面對OMICRON的高傳染力,「居家照護」勢在必行。

  視訊門診是這段時間的一大任務,隔著螢幕,醫師要問診、觀察,找到需要診治的病人,讓他們及時送醫;然而,政策真的上路後,新型醫療照護模式並不如想像中便捷,尤其台北慈濟醫院是新北市政府的責任醫院,轄下確診數與日俱增,每日居家關懷的對象就多達數千人。

  兒科專業的鄭敬楓副院長指出,專責病房無法容納所有的發燒孩童,因此針對狀況不穩定的孩子,醫療團隊總習慣當日下午或隔天早上再次追蹤。有一回,他在一個六歲多的孩子複診時,跟媽媽說到:「弟弟的雙眼皮很漂亮。」隨口一句話,成為及時救治的關鍵──媽媽告訴醫師,弟弟天生就是單眼皮,是今天才變成雙眼皮的。進一步詢問,原來,小病人因為高燒已經一天沒吃東西了,加上回答問題的速度緩慢,診斷為脫水合併電解質不平衡,鄭敬楓當機立斷,安排孩子立刻住院。

圖說:鄭敬楓副院長替居家照護的孩童視訊看診,其中與家長的溝通、問診格外重要。(圖/盧義泓)

  見微知著,視訊診考驗醫師的觀察力、判斷力;小朋友剛睡醒、看診到一半要上廁所等各種突發情況,更可能延長門診的時間,儘管如此,兒科團隊依舊盡心評估,就怕一個疏漏,延誤治療。曾經有個3歲小孩,高燒數天,服用家中常備的孩童用退燒藥都無效,鄭敬楓認為不合理,細問之下,發現是媽媽給錯了劑量;於是他用孩子體重算了正確劑量並衛教用藥,兩天後,小孩順利退燒。「家長的焦慮主要來自於不清楚病程有多久。」鄭敬楓表示,居家照護的家庭多有常備用藥,所以「仔細問」、「認真看」、「確實互動」、「了解問題」是視訊診的不二法門,看遍他們既有的藥物,問清過去的吃法,才能順利衛教。

  「其實有時候真的會想哭。」身累、心累,兩個多月的視訊門診讓鄭敬楓看遍各式各樣的家庭,他坦言:「兒科醫師面對家長是非常緊張的,有時候想叫媽媽不要緊張,但這是視訊門診,講了這句話,萬一出事了,這句不要緊張就會造成延誤。」只能重新學習,面對陌生疾病、教科書上沒有教的病程,第一線醫護再再調整心態,將防疫重點放在「找到重症,及時治療」。

◎投身疫戰 不虛此行

  OMICRON的大爆發可說是帶給兒科醫師一門「震撼教育」。從擔心自己會不會被傳染、學習「隔空看診」到擔憂病人變成重症……余俊賢已經不記得發生多少次回到家坐在椅子上便直接入睡的情況。可是現在回頭看,他發現──原來,醫生可以做的事情這麼多!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唯一,每個病人對第一線醫師來說都是一條生命。一晃眼,疫情趨緩,專責病房陸續關閉,身為部主任,余俊賢相當感恩兒科團隊這段時間的全力以赴,相互支援。他有感而發地說道:「『醫生』是我們當年的選擇,選擇做這件事,選擇付出。但直到至今,投身參與這樣一個新興傳染病的戰疫,在戰疫中學習,我才真正覺得不虛此生。」

圖說:除了臨床工作,兒科團隊也投身支援校園疫苗接種。(圖/盧義泓)

(文/廖唯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