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哇哇墜地的那一刻起,新手爸媽們在欣喜迎接之餘,就要開始面對種種育兒的挑戰,從寶寶餵食母奶、洗澡、換尿布、打預防針到安撫、玩耍和教育等,每一項挑戰都需要新手爸媽同心協力,經過不斷的學習與體驗的。在這許多的育兒活動中,媽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媽媽親餵剛出生寶寶是需要許多時間的學習與適應。對新手爸爸而言,有時在媽媽與寶寶的身邊,似乎發揮不了功能,認為自己幫不上忙,因而看著媽媽和寶寶的親密關係,疏離感倍增,心情上顯得低落與無助。到底新手爸爸可以為寶寶做甚麼?
爸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是塑造孩子人格特質的重要典範。許多專家學者研究發現爸爸對於孩子的領導力、獨立能力、自律性和道德觀都有深刻的影響,而爸爸對於不同性別孩子的教養方式也會影響到孩子長大後對於自己性別的認同,也是建立早期性別平等觀念重要時期。
一般而言,對男孩比較嚴厲,對女孩比較寵溺的爸爸容易造成孩子長大後對於自己或他人性別有主觀的期待。例如:當小男孩不小心跌倒的時候,爸爸會希望孩子自己站起來,疼痛不准哭,要忍痛、要受挫、要經得起打擊;當小男孩長大後,這樣性別差異的認知就會逐漸影響到自己做人處事的方法。因此,爸爸對於孩子的行為反應或稱為管教方法逐漸會成為塑造孩子未來人格特質的影響因素之一。
對於新手爸爸而言,「教養」新生兒未免言之過早,因為新生兒在發展認知能力之前,大部分的育兒照顧都落在媽媽的身上,而有些媽媽會因為擔心爸爸不會照顧,幾乎一手包辦所有的育兒照顧,從餵奶、洗澡、安撫到看醫生,每一樣都要親力親為,有的媽媽還要處理家務事,包辦家裡的清潔打掃、洗衣、煮飯,當爸爸下班回家時,已經累到無法和顏悅色的關注到爸爸,更別說要享受夫妻情趣、天倫之樂了。因此,爸爸能主動學習並接手照顧寶寶的部分工作或分擔家務是每一個新手媽媽的願望。要爸爸接手,第一步就是媽媽要放手。媽媽如果不懂得放手,爸爸就無法接手照顧寶寶的工作。媽媽要謹記自己不是寶寶的唯一照顧者,媽媽可以做的工作,爸爸也可以做得一樣好。和所有工作一樣,只要常加練習就會熟悉。
剛出生的寶寶通常都是由媽媽親自餵奶,如果媽媽是餵母乳,寶寶更會黏著媽媽不放,因為寶寶害怕也許一離開媽媽,熟悉的味道不見了,食物也會跟著不見。因此,餵奶是建立親子關係的關鍵時刻,最好的方式是由媽媽親餵,爸爸多陪伴媽媽與寶寶,給予支持與鼓勵,餵奶前給媽媽準備開水或牛奶給媽媽飲用,補充水份,餵奶後,給媽媽按摩腰背,舒展筋骨或臥床休息。當爸爸陪伴寶寶時,可以經由爸爸與寶寶對話的聲音,讓寶寶尋找音源,漸漸的形成眼睛的接觸,讓寶寶慢慢成長過程中可以清楚看到爸爸的臉,抱的時候貼近胸口,爸爸這時候可以和寶寶多說說話,自然就會拉近彼此的關係。除了餵奶之外,當然像是換尿布、洗澡、穿衣和看病等,都可以和爸爸輪流做,這樣可以讓寶寶熟悉爸爸的聲音、氣味和臉部表情,也可以增加親子之間的關係。
新手爸爸們可以為寶寶做甚麼?下面有幾件事,提供爸爸們可以嘗試去做的:
- 當寶寶哭泣的時候,爸爸可以嘗試抱著孩子安撫、唱歌、散步等不同方式的安撫,即使到了最後還是要媽媽來抱,爸爸都必須要讓孩子學習媽媽不是唯一照顧她/他的人。
- 爸爸可以在寶寶喝完奶、換完尿布以後,逗寶寶說話或扮鬼臉逗寶寶笑,這些都可以幫忙寶寶認識爸爸,進而可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 大部分的寶寶都喜歡到戶外看看外面的世界,爸爸可以用袋鼠背(前背)的方式,帶寶寶到外面散步,和寶寶說話。用背帶比用推車更容易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記得到外面去散步的時候,要防曬和注意安全。
- 爸爸可以學習幫寶寶洗澡,寶寶洗完澡後,就可以嘗試幫寶寶用乳液按摩。按摩可以舒緩寶寶的情緒,也可以增加寶寶的安全感。如果每天爸爸可以花個十分鐘的時間,用乳液輕輕的幫寶寶按摩,同時和寶寶說話、微笑,寶寶可以把這樣舒服的感覺和爸爸聯想在一起,很快就可以加強彼此之間的親密感。
- 爸爸每天下班回家,可以安排固定的時間和寶寶玩耍,讓這個玩耍時間只專屬於爸爸和寶寶,時間不用太久,5-10分鐘就好了,久而久之,爸爸下班回來,寶寶自然就會想找爸爸玩耍。但是要記得,如果寶寶要求和爸爸玩耍時,爸爸一直不斷的拒絕或者沒有善意的回應,兩三次之後,寶寶自然就不會找爸爸玩,或者認為找爸爸玩等於挨罵。因此,時間的設定很重要,這個時間希望是不會被任何事打擾的時間。
- 晚上寶寶要睡覺的時間,爸爸可以養成睡前說故事的習慣,讓寶寶知道,當爸爸在睡前說故事的時候,就是要睡覺的時候,一旦養成良好的習慣,寶寶睡眠的時間就可以固定。
在建立親子關係的關鍵時刻,新手爸爸們透過以上的育兒活動,讓爸爸和寶寶獲得愉悅相處的機會,除了分擔媽媽的育兒工作外,重要的是能夠滿足寶寶成長的需求,同時擁有爸爸媽媽共同的關愛與照顧,奠定了寶寶正常身心發展重要的基礎。
資料來源: 國民健康署孕產婦關懷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