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氣:559

熬過兩難 見證生命的韌性

婷婷坐在病床上,上半身穿著復健衣。現在的她,如一朵歷經風雨洗禮的花,承受污泥濺面後仍堅毅地扎根於狹縫中。憶及醒來那刻,碩大的雙眸浸滿恐懼,哽咽聲溢出喉嚨,「很難受,只是生個小孩為什麼要被插著管子?為什麼沒辦法抱著寶寶?」

話鋒一轉,婷婷說道:「我很感謝蔡醫師把我的命救回來,感謝他讓我擁有這條命,感謝他在這麼多人不看好我時,覺得我可以。」

◎一陣撕裂性胸痛,打亂平凡家庭的生活節奏

36歲的婷婷被送至台北慈濟醫院急診時,挺著大肚子,全身盜冷汗,血壓只剩六十幾、瀕臨休克,急診醫師很快地為她進行診斷,照會心臟血管外科蔡貴棟醫師,確診其係因左心室出口處有個既存7公分主動脈根部動脈瘤,主動脈瘤內膜裂開導致A型主動脈剝離。


圖說:婷婷於懷孕第九個月時併發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圖/蔡貴棟提供)

主動脈剝離,是指主動脈血管內膜上有個撕裂口,當主動脈內的血液行經時,會從原本流動的地方進入因結構受傷而產生的夾層中;結構脆弱的血管外層在支撐假腔時可能壓迫到真腔,導致全身血液供應不足。更要命的,若血管壁破裂,大量出血將造成心包膜填塞、休克、死亡。

情況十分危急,蔡貴棟醫師清楚知道,主動脈剝離患者的死亡率是隨發生當下以每小時1-2%累計的,一分一秒皆是與死神搏命的重要籌碼,必須盡早執行手術才行。但令他陷入煎熬的是,個案還懷著36週大、隨時可以出生的寶寶……「醫師,請您救救我和寶寶。」在意識清醒的臨界點,婷婷請求著,並告知醫師自己在三十年前做過心臟瓣膜修補手術。

「要先幫媽媽執行手術,還是先救寶寶?」主動脈剝離發生率約每年每十萬人口2到2.5個百分比,是心臟血管外科緊急手術的主要類型,對一位資深心臟外科醫師而言不算陌生,但一個疾病、兩條性命的情況,蔡貴棟醫師還是第一次遇到。他思忖,個案曾做過心臟手術,會增加主動脈剝離手術的困難與風險,但若先產子,要是個案中途主動脈剝離破裂,兩邊都會輸掉。無論哪個決策皆無十足把握,分秒必爭下趕緊與科內諶大中主任討論。

隨即趕到現場的先生呈現驚嚇狀態,他無法想像懷過第一胎,一直以來都很健康的太太,今日會發生這種事,「會不會寶寶跟媽媽都失去?」負面的想法充斥在他的腦海中,而他能做的,就是不斷拜託醫師。「我們盡力,我們先把小孩生下來。」與諶主任討論後,蔡貴棟醫師決定利用個案過往手術的沾粘會延遲破裂出血的特性,爭取一點點時間施行剖腹產。

◎多科跨團隊合作,盡力為病人拼湊圓滿幸福

能把握的太少、不定數太多,醫療團隊決定在心臟血管外科手術室進行剖腹產,以應變緊急狀況發生。所幸,在麻醉部徐魁堯醫師協助下,個案血壓皆維持在60-70毫米汞柱;突破第一關卡的勝利號角響起,胎兒順利產出,哭聲宏亮,讓在場的心臟血管外科、婦產部及麻醉部等醫護團隊放下心來。

那接下來呢?心臟血管外科團隊審慎評估,決定先將婷婷送至加護病房,確認產後無變數再施行主動脈剝離手術。

在病床旁,婷婷的先生向蔡貴棟醫師詢問是否可以不要再開刀。蔡貴棟醫師了解其心境:親人歷劫歸來,又怎敢讓她再冒一次險?母子均安是婷婷的家人唯一想看見的。但站在醫療人員的立場,他僅能回應:「我們也很希望您太太可以不接受手術,但這種情況我沒辦法明確告訴您可以不用。而且可能無法等太久。」當時已近半夜,他只能詳細說明病情與治療計畫,盡可能緩住家屬的惴惴不安,讓他們回家休息。

凌晨五六點,蔡貴棟醫師接獲科內羅崇祐醫師的緊急電話,通知他個案病情惡化之訊息。當蔡醫師從住家抵達醫院時,婷婷的血壓僅有40-50毫米汞柱,科內另一位醫師徐展陽正為其放置葉克膜(ECMO),而後將婷婷移送到開刀房。

為了更有效掌握個案全身血液的控制,心外團隊緊急將葉克膜轉換成體外循環人工心肺機。主動脈破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破出來但暫時被封住,另一種是如水庫洩洪般在瞬間湧出。個案的主動脈剝離瘤黏在胸骨下方,存在破裂暫時性被封住和完全破裂兩種危機,「一旦完全破裂、血柱噴出,縱使有體外循環機維持也是回天乏術。」醫療團隊只能預先為最壞情況準備──將個案的體溫先行降溫,如能降到24度,到時若需中止體外循環人工心肺機,腦部停止血流供應的時間則可承受近40分鐘,遂將胸骨鋸開。但在剝除沾黏的心包膜時,此時個案的體溫仍只降到30度,與預期的溫度仍有一段差距,使得原先暫時被包覆住、然已破裂的主動脈剝離瘤裡頭的血液如湧泉般噴出,以致於必須暫時中止體外循環血流,而此時體外循環心肺機中止的時間不能超過十分鐘,否則個案將面臨腦部永久受損的危害。


圖說:婷婷體內7公分大的主動脈根部瘤裂開,導致A型主動脈剝離。(圖/蔡貴棟提供)

心理壓力如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蔡貴棟醫師盡量穩住情緒思考處置方式,並在最快的時間內請求諶大中主任協助。多年伙伴情誼已培養出絕佳默契,得以在最快時間內為病人做好頭部血流的管控及心臟保護。

耗費了超過16小時的時間,醫療團隊才完成複雜的升主動脈及主動脈根部置換重建手術。術後婷婷被送到加護病房,期間雖出現抽蓄、癲癇等腦部受損症狀,但未有嚴重顱內出血情形,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且腦損症狀也在神經內科醫師協助下得以控制,約過一周後,婷婷已能脫離呼吸管,在一般病房進行復健。

「感謝醫護人員把我的命救回來,我知道,這個手術很困難,我會努力復健的!」歷劫重生的婷婷說道。在一旁的先生拿著手機,螢幕上是張寶寶的可愛照片,「大寶跟二寶差七歲。大家都說,二寶很有福相!」夫妻倆看著螢幕,露出幸福的笑容,溫馨的畫面觸動了蔡貴棟醫師的心,他知道,母愛的力量,會讓婷婷更積極復健,而作為醫師的自己已然滿足。與夫妻倆道別後,蔡貴棟醫師便離開,前往另一間病房關懷病人。

(文/許嫚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