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氣:539

求善求精 共創卓越未來

  藉由開放式溝通強化不同單位間的協調,凝聚員工共識,打破現有思維,台北慈濟醫院每年舉辦合心共識營,邀請醫療、護理、醫技、行政主管與會。不同往年在醫院會議廳舉辦,2021年12月12日,趙有誠院長為首共156位主管、同仁前往內湖慈濟園區,檢視過去一年服務成果,在討論中共同寫下來年願景。


圖說:12月12日,趙有誠院長為首共156位主管、同仁前往內湖慈濟園區參與「合心共識營」。(圖/范宇宏)


圖說:在志工的歡迎下,合心共識營揭開序幕。(圖/盧義泓)

◎盤點過去 展望未來

  疫情期間,醫護人員全身包裹著厚重防護衣,站到前線與死神搶人,白袍、白衣下的汗水,格外令人尊敬。 上人慈示:「實在很不簡單,用很辛苦的生命,喚回了很幸福的生命,因為你的付出換來我們的價值,生命無價,醫師的價值就是把生命一個個拉回來。」  上人呼籲大家進行生命盤點,請醫師們靜下來,回憶自己投入醫療的初心,因為如果沒有大醫王的付出,就沒有辦法真誠地落實搶救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志業精神。


圖說: 上人呼籲大家進行生命盤點,回憶自己投入醫療的初心。(圖/盧義泓)

  將台北慈濟醫院的工作當作志業的趙有誠院長指出,過去一年在疫情中學習許多、成長許多,雖然醫院許多計畫都因為疫情暫緩,但全院在合和互協下,提供社會所需,盡力而為,圓滿了社會責任,而且全員平安。他指出:「今天課程安排了貴賓演講與院內主管分享,希望大家用心學習,從中看到自己的責任,共同確定目標與方向,真正達到 上人對我們的殷殷期望。」歲末年終,趙院長感恩各單位主管的帶領,期待未來同仁能更努力,發大心、立大願,朝理想目標邁進。

  張聖原策略長表示:「從去年醫療資訊系統上線到今年COVID-19,台北慈濟醫院的這兩年真的非常辛苦,但從中央到地方,大家都知道我們對國內醫療首屈一指的貢獻。」走過疫情,評鑑將是未來努力的目標,張策略長勉勵:「評鑑不是突顯優點,而是要盤點自己的弱點,加以評估與改善,建議大家多用這樣的方式突顯共識營的效果,預祝會議成功。」

圖說:趙院長期待同仁發大心立大願,朝理想目標前進(左);張聖原策略長希望大家盤點弱點,評估改善(右)。(圖/盧義泓)

◎評鑑為標的 共創優質教研

  「科主任的任務除了把自己照顧好,還要協助團隊照顧好每一個病人,讓人人都有發揮的機會,主管會改變一個科的個性、方向,創造成績,我做得到,您也可以!」「如何帶領醫療科在教學、研究、服務全方位發展」的簡報中看到醫院十年來的變化,楊緒棣副院長指出自己三十年如一日,準時參與科部會議、擔任主持人,並且對事不對人、找錯不找過,他認為,以身作則久了,同仁自然願意配合,耳濡目染。對於教學跟研究,楊副院長則認為,古人雖言「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但更重要的是觀機逗教、主動提問,唯有言教身教不間斷,並在自己做研究的同時,鼓勵別人做,才能帶領團隊一起做、一起進步。

圖說:楊緒棣副院長認為唯有言教身教不間斷,才能帶領團隊一起進步。(圖/盧義泓)

  論文量、SCI比例、科技部計畫……無一不是醫學中心的評鑑指標。鄭敬楓副院長分享「知己知彼,務實面對──挑戰醫中的研究趨勢與發展」,指出評鑑委員看的不是一篇篇研究文章,而是整體研究主題,而經費(MONEY)、考評指標(Monitor)、具體可行的方法(Method)、觀念的改變(Mindset)等4M是推動研究的關鍵,在4M的基礎下,應該要帶動全院共知、共識、共行,將研究部做的事情擴展至全院。鄭副院長鼓勵大家利用時間進行研究盤點,除了加強研究行政查核、增加研究深度、設立主題式核心實驗室,與教學部合作推動大數據研究,帶動年輕醫師投入,也要記得規劃五年內發展細胞或胞器治療的精準醫療研究團隊。


圖說:鄭敬楓副院長希望將研究部作的事情推廣至全院。(圖/盧義泓)

◎智慧創新 品質提升

  員林基督教醫院除了綠建築、智慧化的設計,更擁有全國首創、最大直升機停機坪的急救場域。課程邀請李國維院長談論「智慧醫療」,他提到,醫院蓋得夠好,但醫療服務做不夠,就無法提供病人最好的照顧,因此該院致力落實醫療在地化,讓各科業務逐步發展。李院長認為,智慧醫院是由智慧醫療、智慧照顧及智能後勤組成的,必須利用資訊科技將人力、設備及工作整合,以提升職場工作效能及舒適安全的就醫環境。

  舉凡智能監控後台、自動生理量測傳輸系統、智慧採檢備管系統、無線傳輸可攜式監控、智慧復健醫療管理系統、智慧血液透析中心系統、智能遠距會診機器人,李院長鉅細靡遺地說明各項系統在醫療上的運用,同時提醒大家勿忘創新與價值,才能在未來的挑戰中從標準到標竿,逐漸進步。


圖說:員林基督教醫院李國維院長提醒大家勿忘創新與價值,才能在未來的挑戰中從標準到標竿,逐漸進步。(圖/盧義泓)

  感染管制中心吳秉昇副主任引領在座主管探討「全院感染率現況與因應策略」,透過圖表及數據說明感染密度,點出各單位可以再精進的部分,並將醫療照顧相關感染成因分析做成魚骨圖,強調來年感染管制的推動事項。吳副主任說明,院內感染與病人、設備、環境清潔、照顧方法、照顧者、醫療人員息息相關,雖然無法改變病人這個變相,但可以改變其他部分,他也呼籲──減少感染責無旁貸,如此,照護品質將會更提升。

  有三個石匠在打石頭,第一個石匠告訴路人:「我在養家糊口」,第二個石匠說:「我在做全國最好的石匠工作」,第三個石匠則表示自己在建造一座大教堂……。檢驗科林植培主任透過石匠案例說明系統中整體目標和部分目標的關係,並以萬豪集團小馬利奧特董事長的管理方針為例,提醒在座主管:「領導者要做決策,而非做決定,『決策』可以真正解決問題或一次解決一批問題;但『決定』最多一次解決一個問題,而且往往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圖說:感染管制中心吳秉昇副主任引領在座主管探討「全院感染率現況與因應策略」(左);檢驗科林植培主任分享管理案例(右)。(圖/盧義泓)

 

◎濟貧救苦 超越醫中

  天公不做美,生態園區的導覽課程因為大雨暫停,改由慈濟李淑敏師姊分享內湖園區在慈濟志工的細心整理下,如何從荒蕪的原始狀態煥然一新。而後由趙有誠院長主講「擔起濟貧救苦之職責,超越醫學中心的價值」。


圖說:慈濟李淑敏師姊分享內湖園區在志工的照顧下變得生意盎然。(圖/盧義泓)

  「你們覺得五年後、十年後的台北慈濟醫院應該長什麼樣子?你的部門應該長什麼樣子?」趙有誠院長問。台北慈濟醫院迄今共照顧910位染疫病人,走過忙碌的「疫」年,他帶領同仁盤點住院、門診、急診、手術、心臟腎臟移植、長照服務、各種癌症存活率等各單位的歷年成績,道出服務成長策略和2022年優先要改善的指標。

  趙院長告訴同仁, 上人給了大家很棒的醫院,有很多志工護持,但還有更大的功能可以發揮,所以大家不要安於現行流程與安排,要不斷創新、突破,讓醫院好上加好,讓更多病人受惠。畢竟「醫院做得怎麼樣不是我們說了算,而是病人心目中是不是真的做到了。」


圖說:趙有誠院長帶領同仁回顧過去一年,盤點成績。(圖/盧義泓)

  合心共識營的的最後,眾人分成七組,討論其科別的服務、人才招募、培育、教學、研究、品質、智能化推動等計畫,規劃一年後、三年後、五年後甚至十年後的藍圖。人人集思廣益,並推派代表上台分享。

圖說:第一組由一般外科陳家輝醫師(右圖左)、內科部王嘉齊(右圖右)主任報告討論成果。(圖/盧義泓)

圖說:第二組由心臟血管科黃玄禮主任(右圖中)、心臟血管科諶大中主任(右圖左)、徐榮源副院長(右圖右)報告討論成果。(圖/盧義泓)

圖說:第三組由身心醫學科王宗熙醫師 (右圖左)、張耀仁副院長(右圖右)報告討論成果。(圖/盧義泓)

圖說:第四組由婦產部陳國瑚主任(右圖左)、黃思誠副院長(右圖右)報告討論成果。(圖/盧義泓)

圖說:第五組由兒科部王緒斌醫師(右圖左)、張恒嘉副院長(右圖右)報告討論成果。(圖/盧義泓)

圖說:第六組由骨科洪碩穗主任(右圖左二)、急診部楊久滕主任(右圖右二)、外科部程建博主任(右圖左一)、鄭敬楓副院長(右圖右一)報告討論成果。(圖/盧義泓)

 

圖說:第七組由影像醫學部許元昱主任(右圖左)、醫療部高偉堯主任(右圖右)報告討論成果。(圖/盧義泓)

◎無悔付出 榮獲肯定

  即便面對疫情威脅,過去一年醫護人員仍舊盡心照顧每位來院就診的民眾,為搶救生命努力。會議中,趙有誠院長頒發「特殊貢獻獎」予在教學研究、醫療服務、醫品病安上有傑出表現的醫護人員。

  住院醫師包含內科曾培維醫師、外科羅柏承醫師、麻醉科張君毓醫師、牙科王晟聿醫師、耳鼻喉科吳銘萱醫師;主治醫師包含心臟血管科柯毓麟醫師、胸腔內科藍冑進主任、黃俊耀醫師、腎臟內科林定筠醫師、醫療部高偉堯主任、消化外科伍超群主任、心臟血管外科諶大中主任、大腸直腸外科蕭光宏主任、整形外科盧純德主任、泌尿科許竣凱醫師、游智欽醫師、骨科劉繼元醫師、一般外科陳家輝醫師、神經科陳佩雅醫師、復健科劉建廷主任、急診部楊久滕主任、林清翔醫師、吳孟諭醫師、眼科彭義傑醫師、中醫部謝伯駿醫師、呂秉勳醫師;護理部則有吳秋鳳主任、廖如文副主任、滕安娜副主任,以及檢驗科林植培主任、共同實驗室蔡國旺主任均為獲獎人員。

  除了個人獎,「胸腔疾病及呼吸治療研究團隊」和「心血管疾病研究團隊」也榮獲「最佳研究團隊獎」,由教學部吳燿光主任、心臟血管科黃玄禮主任代表領獎。

圖說:張聖原策略長、趙有誠院長頒發「特殊貢獻獎」予在教學研究、醫療服務、醫品病安上有傑出表現的醫護人員。(圖/盧義泓)

  中醫部呂秉勳醫師自從醫以來,積極投入「尿毒搔癢症」研究,期望解決腎臟病患者的病苦。對於榮獲「研究論文獎」,他謙虛地說:「感恩院方的栽培,讓我能有好的環境、好的課程學習,發揮專長。 上人教誨我們以關懷病人為初發心,郭漢崇教授也說『為病患尋求更好的治療就是研究的開始』,我想未來不管是動物模型或大數據研究,我們都可以進一步努力,從臨床端發現問題,為病患解決問題,落實我們當醫師的目的。」

  疫情當前的日子,護理部吳秋鳳主任帶領院內護理師投入防疫作業,代表接受表揚。吳主任指出,兩年來台北慈濟醫院面臨許多挑戰,但因為大家合心協力、萬眾一心,得以一一克服。她認為「醫療貢獻獎」的榮耀是屬於大家的,護理人員不是只有院內護理師,尚有院內具有護理師執照的各單位同仁,因為團隊的不分彼此,才能成功圓滿。她向護理團隊說道:「大家辛苦了!但這個辛苦會是我們護理生涯中很好的經歷,希望大家一起記住今年這一刻。」

  同樣獲得「醫療貢獻獎」的還有一般外科陳家輝醫師,在內科醫師堅守前線的同時,陳醫師投入靜思堂疫苗接種共四十一場次,積極分擔防疫責任,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他感恩院方對前線醫師貢獻的肯定,表示未來有機會,還是願意站出來,一起為民眾、為病人服務。


圖說:呂秉勳醫師積極投入「尿毒搔癢症」研究,榮獲「研究論文獎」。(圖/盧義泓)

圖說:疫情當前的日子,護理部吳秋鳳主任(左)帶領院內護理師投入防疫作業,一般外科陳家輝醫師(右)支援靜思堂疫苗施打作業共41場次,獲得「醫療貢獻獎」。(圖/盧義泓)

  活動尾聲,趙院長分享自己自2008年來院時參加的第一場合心共識營,當時的他初來乍到,只能聽大家的分享,盡量解決、盡量滿足;轉眼十三年過去,他依舊記得醫院裡的每一幕點滴,每一個故事,他相信:「訂規則、訂獎勵、訂懲罰……不管用甚麼方法,只要沒有發心立願就一定做不起來,發心立願,投入其中,作為一個啟動者、發電機,帶領團隊前進,冥冥中自然就有龍天護法,病人也會看到你的認真。」

圖說:醫院主管們認真參與共識營課程。(圖/盧義泓)

圖說:趙有誠院長感恩李國維院長前來授課(左),也感恩內湖園區的志工們將醫院同仁當作家人熱情招待(右)。(圖/盧義泓)

  有心就不難,在院長的勉勵聲中,合心共識營正式落幕。相信經過精實課程的的淬鍊,新的一年裡,各科部主管將會帶領同仁精進向前,為病人的健康繼續努力。

 
圖說:內湖慈濟園區的志工們將同仁當家人,精心準備餐點,予以招待。(圖/洪易辰)

(文/廖唯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