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氣:949

救治逾1600隻腳 匯集成果顛覆舊觀念

飲食西化、缺乏適度運動、工作壓力增加以及三高控制不良,造成末梢血液循環不良的案例與日遽增,若未及時治療、疏通血管,許多患者將因長時間肢體缺血面臨截肢命運,縱使疏通了血管,因預後不佳而離開的病患更不計其數。2019年9月,台北慈濟醫院周邊血管中心黃玄禮主任帶領團隊於《台灣醫學會雜誌》發表〈當代心血管預後之世代研究-下肢周邊循環疾病介入治療〉,此為針對疏通周邊血管阻塞後,患者預後的長期研究,結果顛覆過往醫學界認為「多數患者治療後多死於心血管疾病」的認知,獲得廣大迴響。

糖尿病足為眾多周邊血液循環不良原因中最常見的一種,其他造成血循不良的原因則有抽菸、洗腎、感染、免疫疾病等。血管病變初期,許多病患會將間歇性跛行誤認為關節、肌肉問題而忽略,直到末端肢體疼痛發麻、潰瘍感染才就醫,卻往往因血管多處阻塞而面臨截肢。秉持「來者不鋸」的準則,台北慈濟醫院啟業至今14年,收案逾千名病患,周邊血管團隊以導管技術疏通患者末梢血管,已治療超過1600隻腳,成功率達96%,免於高位截肢的比率達91%,相當於全球第一流的醫學中心成果。

早期觀念認為「危急性末肢循環不良病患的全身循環狀況應都不佳,因此接受治療後仍死亡的主要原因應該以心血管疾病為主。」但隨著醫療進步,心血管疾病照護資源大幅提升,患者的存活率卻未有顯著改善;為提供周邊血管缺血患者更完善的照顧,提升整體存活率,黃玄禮主任帶領醫療團隊,長期追蹤自2005年起至2018年底曾接受「通血管」治療的936位慢性周邊血管缺血病患,這群病患中,共有1246隻輕則跛行 (20%)、重則壞疽的病足 (80%),透過數據分析與完整追蹤,探討病患在因血管病變接受通血管治療後,死亡事件的發生率、可能性及決定因子。研究結果發現,兩年內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僅約40%,而因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患者佔約60%。

黃玄禮主任指出:「營養狀態、免疫力與活動能力是決定肢體末端嚴重缺血的患者在治療後能否長期存活的主因。接受通血管治療後,若三者狀態都不佳,患者恐因感染或敗血症死亡,兩年存活率只有20%;但三者都很好的病患,兩年存活率能高達80%。」以60歲黃先生為例,患有心臟病、糖尿病的他四年前因左腳背的傷口大到體無完膚,深層的肌肉筋膜皆無血色,肢體冰冷到疼痛,被醫學中心建議小腿以下截肢。輾轉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後,黃玄禮主任為其疏通髂動脈與淺股動脈阻塞的血管,考量患者當時食慾不佳,營養指標白蛋白過低,免疫能力衰退,因此除了注射營養針劑外,也照會營養師調配高蛋白飲食與糖尿病飲食,以維持足夠的營養和免疫能力,同時會診復健科與整形外科教導床邊復健與清創植皮。九個月後,黃先生發炎指數下降,白蛋白上升,營養狀態與免疫能力趨於正常,最後僅截除因缺血而壞死的五根腳趾而已。四年過去,黃先生透過不間斷的復健與追蹤,復原良好,已能靠輔具自己行走。

黃玄禮主任提醒病患,除內科藥物治療與接受通血管治療外,尚需補充營養促進養份吸收,改善免疫能力,貫徹運動復健,五項俱足,才能有效改善治療後的生活品質,維持身體強健,從而提升整體存活率。此外,患有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患者,建議維持適度運動,保持肢體血液循環,如有不適需盡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