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帶給慢性疼痛患者更具品質的生活,台北慈濟醫院與台灣疼痛醫學會共同舉辦「2020台灣疼痛醫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澳洲、義大利、台灣等疼痛醫學界專業人士,於8月22、23日假台北慈濟醫院,以「精進跨領域治療」為主題,進行專題演講與工作坊,期望整合經驗,交流傳承,找到未來疼痛治療的新方向。
國外統計就指出,全世界有逾十五億人有慢性疼痛困擾,疼痛部位則以肩頸與下背部最常見,身兼此次研討會會長的台北慈濟醫院麻醉部高銘章主任表示,台北慈濟醫院為台灣少數介入性治療訓練中心之一,院方長期致力推廣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醫療,更顯見疼痛控制在全人照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介入性治療在減輕慢性疼痛越趨重要,即是在藥物、復健效果不彰,但未達手術適應症時,疼痛科醫師以儀器或其他侵入式的醫療行為,達到疼痛緩解的效果。
高銘章主任說明,介入性治療從早期微創注射,阻斷神經叢開始,逐步發展出高頻熱凝療法、再生醫學、神經調控等技術,然而,與疼痛控制相關的治療科別就橫跨有疼痛科、復健科、神經內外科、骨科、身心醫學科等多種類別,因此近年來,醫界更加強調跨領域的整合性治療。有鑑於此,本次研討會除邀請中研院江安世院士以「疼痛,學會」同名演講破題外,議題更涵蓋:跨域整合、神經調節、營養專題、纖維肌痛症、社會心理、再生醫學、介入治療、小兒疼痛、癌症疼痛、神經性疼痛等諸多面向;此外,澳洲學者Michael Nicholas以心理治療的角度,視訊分享如何讓病人面對疼痛、克服疼痛,以及從營養素缺乏的角度談疼痛因子的營養介入工作坊皆為本次研討會的特色與亮點。
兩日活動超過450人與會,國內、外專家透過案例與臨床經驗分享,研討疼痛新知,未來,不僅能精進專業技能,更能讓慢性疼痛病人不再為「痛」所苦,享有更高的生活品質。
台北慈濟醫院麻醉部主任暨大會會長高銘章致詞。
台北慈濟醫院與台灣疼痛醫學會共同舉辦「2020台灣疼痛醫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
澳洲學者Michael Nicholas以心理治療的角度,視訊分享如何讓病人面對疼痛、克服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