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強颱樺加沙重創花蓮,位於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壩頂溢流,大量洪水與泥沙灌入光復市區,造成多處災情。為了救助當地災民,9月27日的宗門營課程即時異動,學員們前進災區,發放醫療包及協助清掃。同時,另一批醫護同仁從台北出發,與青年志工同赴災地,當日台北慈濟醫院共123位醫護及同仁,在慈濟基金會的帶領下,一同協助民眾恢復家園。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1

圖說:9月27日宗門營課程異動,舉隊前往光復市區進行清掃及發放醫療包。(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救災列車 花蓮啟程

為了讓學員們熟知救災細節,9月26日傍晚,宗教處劉靜澄副主任和花蓮慈院人文室張春雄主任說明注意事項,提及:「在泥沙乾掉前搶時間鏟泥是很大的挑戰,泥土清出來不趕快處理又會流回去,目前水位仍屬安全,如果有任何狀況都要以戶為單位,撤往光復火車站。」並提醒學員,過程務必注意安全,以自我保護為優先,不以自己的想法丟棄任何物品,傾聽與同理,做災民最好的耳朵與肩膀。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2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3

圖說:9月26日傍晚,宗教處劉靜澄副主任和花蓮慈院人文室張春雄主任說明救災注意事項。(圖/范宇宏)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4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5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6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7

圖說:26日晚間,醫療線在精舍師父的帶領下分組討論發放計畫。(圖/范宇宏)

翌日一大早,宗門營學員在隊輔的帶領下浩浩蕩蕩的來到花蓮火車站,搭上前往光復的列車,而這輛救災專屬列車上,除了慈濟人,也有來自各方的善心民眾,自行帶著鏟子、工具前往當地救助。途中,上來一對年邁、拿著清掃工具的老夫妻,醫事室李曉芬高專和旁人趕緊讓座,老夫妻一邊道謝,一邊拿出手機給曉芬高專看他們家的照片,講著講著哭了出來。原來,他們平常住在花蓮,但是老家在光復,嚴重的災情讓他們不知道去哪裡尋求協助,也不知道從何掃起。

李曉芬高專在一旁陪著奶奶給予安慰,隊輔則是記下他們的門牌號碼,告訴他們,住家範圍剛好在這次清掃界線外,所以會有不同民間政府單位協助,並將他們的住家位置提供給應變中心評估有沒有關懷需求。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8

圖說:救災專屬列車上,醫事室李曉芬高專安慰家住光復的老夫妻,給予心靈上的支持。(圖/廖唯晴)

來到光復,沙塵滾滾,不時開過的大型軍卡、各式工程機具以及滿滿人潮的車站令眾人彷彿來到另一個世界。考量居民實際需求,救災活動分為醫療組與清掃組,醫療組由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為首,分作九路逐戶發放醫藥包。此次台北慈濟醫院共有四條動線,分別由趙有誠院長、何景良副院長、洪碩穗副院長及失智共照中心李嘉富主任領隊。清掃組則有四大隊,學員與慈濟志工、當地居民協力,將戶內泥土、家具移至戶外,進行全方位清掃。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9

圖說:醫療隊集合,領取醫療包。(圖/盧義泓)

20250927 花蓮光復救災打掃 盧義泓 143圖說:啟程前往發放及關懷。(圖/范宇宏)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10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11

圖說:風災過後,光復鄉遍地泥濘,往往一個沒注意,腳就陷進泥巴地無法自拔。(左圖/盧義泓;右圖/廖唯晴)

◎泥濘中的守護

醫療組跟清掃組就地分散,著手執行發放、清掃的任務,趙有誠院長指出,除了發放醫療包,團隊也會主動關心居民的用藥狀況,若遇到慢性處方箋的需求,則會引導他們到醫療站,並紀錄下特殊需求,將所需物資送到家中。有一名藥物短缺的患者是花蓮慈濟醫院的病人,在他們協助確認身分後,協調由花蓮慈濟醫院同仁運送藥品。考量清掃過程中不乏外傷或身體不適的情形,醫療包內含止痛藥、胃藥、皮膚藥膏、口內膏及優碘等基本藥品,大抵能提供在地居民基本的需求。

20250927 靜思法脈宗門營 范宇宏 (113)

圖說:趙有誠院長一線除了發放醫療包,也會主動關心居民的用藥狀況及特殊需求,回饋給應變中心。(圖/范宇宏)

 

烈日當頭,一戶家中都是滿滿的淤泥,好像鏟也鏟不完似的,但是大家想協助災民的熱情不減,埋首整理了一整天,每個人的臉上盡是幸福汗水。何景良副院長分享:「淤泥堆積的景象讓人深刻感受到天災的力量,單靠一天的力量無法恢復,必須仰賴更多人共同努力,也提醒平時應做好防災準備。去清掃感恩戶主要是垃圾,但這次淤泥的清理需要投入更多力量,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幫助居民早日恢復生活。」洪碩穗副院長的醫療動線在一個上午共發放48個醫療包,下午則是投入清掃行列。洪副院長說道:「對居民而言,每份醫療包都非常重要。雖然數量不多,但可提供緊急所需,如感冒、腹痛、喉嚨痛或小傷口的治療。大雨過後也伴隨蚊蟲問題,居民容易皮膚發癢、腹瀉或咳嗽,如果小病小痛得不到即時照顧,醫療包就能提供基本協助。」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13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14

圖說:何景良副院長(左)、洪碩穗副院長(右)逐戶發放醫療包。(左圖/盧義泓;右圖/廖唯晴)

外科部主任程建博表示,這次災情來得突然,造成許多令人遺憾的事件,讓人既震驚又不捨。但同時,他也感受到台灣滿滿的愛心與力量,許多人自動投入救災行列。他分享:「很感恩能與慈濟家人及各界一同幫忙當地鄉親打掃、清理環境,盡一份心力。大家發心發力,雖然汗流浹背,但那份互助的精神令人深受感動。並祝福在地鄉親早日重建家園。骨科部王禎麒部長王部長說到,在發放過程中他們遇到一位獨居的老奶奶,因家裡只剩自己,藥物也用盡,只能獨自奔波尋找協助。看到志工團隊到來,她立刻出來尋求幫忙,團隊將她的需求與聯絡方式登記下來,回報給大隊,希望能盡快給予及時的支援。核子醫學科程紹智主任感恩精舍師父帶領分工,有條不紊地清除積泥,數以萬計的年輕家人不分你我,合力救災。說道:「樺加沙颱風雖重創花蓮,但也激發大家的韌性,讓希望重現。」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15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16

圖說:外科部程建博主任(左圖左)與核子醫學科程紹智主任(左圖右)協力清除淤泥,祝福在地鄉親早日重建家園;骨科部王禎麒主任發放過程中看到民眾的不容易,認為救災需要大家的同心協力(右)。(左圖/連志強;右圖/盧義泓)

平常在手術室拿手術刀的心臟血管外科徐展陽醫師也加入救災行列,滿目瘡痍的景象令他倍感震撼,但看到醫院不同專業、不同單位的同仁都拿起鏟子,協助災民清理時,很高興自己也能貢獻微薄力量,收穫滿滿。汗水溼透衣服,灰塵沾臉的心臟血管科林雙金醫師也分享,在用大家「愛」的力量把這些廢墟品整理乾淨後,感受到用心付出、用愛整理家園的喜悅。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17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18

圖說:心臟血管外科徐展陽醫師放下手術刀,拿起鏟子幫助災民清理(左);心臟血管科林雙金醫師感受到用心付出、用愛整理家園的喜悅(右)。(圖/連志強)

同樣第一次參與這樣救災工作的還有放射腫瘤科常佑康醫師,他說到:「看到廚房瓷磚露出來的時候,真的很開心,雖然很快又被泥水蓋過去,因為裡面還有更多泥漿不斷湧出來。就像我們的壞習慣,有時候暫時改掉一點點,如果沒有徹底改正,很快又會浮現出來。這也讓我想著,我們人類到底做了什麼?讓大地要以這樣的方式提醒我們,值得好好省思。」醫療品質中心羅崇祐主任直言,整個過程帶給他很大的感動,同時體會到,大家一起合和互協完成一個任務的感覺。「這次宗門營課程的主題是『學與覺』,人生就是一堂堂的課,所有相遇與困難,在克服過程中都能覺醒出新的智慧,開拓新的道路。」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19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20

圖說:放射腫瘤科常佑康醫師從活動中省思大自然的反撲以及壞習慣不根除的危害(左);醫療品質中心羅崇祐主任在清掃中體悟到,要從所遭遇的困難中覺醒出新的智慧(右)。(左圖/廖唯晴;右圖/盧義泓)

◎愛的汗水與祝福

手術室林秀青護理長分享:「送出醫療包,其實不只是一個行為,而是想傳遞慈濟對他們的關懷。有些人看到我們時,眼眶就泛著淚水,真的很感動。這份陪伴,不只是物資的支持,也是心理上的撫慰,讓他們覺得自己被看見、有人走進來關心。同時我們也會提供必要的資訊,像是慢性處方箋可以到醫療站領取,幫助他們後續生活更安心。」同為手術室的范立筠副護理長則是看到許多居民心急著想趕快重建家園,卻忽略了自身健康與安全。「有些人出現皮膚疾病,有些人擔心災情而失眠,這提醒我們醫療團隊必須及時介入,提供協助。災難後的環境中有許多潛在危險,唯有先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堅強地去幫助別人。」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21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22

圖說:手術室林秀青護理長(左圖左)、范立筠副護理長(右圖左)在發放過程中感受到災民的無助,想藉此傳遞慈濟隊他們的關懷。(圖/廖唯晴)

平日拿慣了針頭,今日跟大夥兒一起改拿鏟子和推車的外科加護病房曾珮瑜護理長在辛苦中體會到慈濟人文的溫暖與關懷,她認為,每一次彎腰、每一鍬泥土都是對災區鄉親最誠摯的祝福,並感恩有這份善的因緣,將慈濟人文精神落實在她最愛的台灣土地上。被分配到醫療組的9B病房潘郁玟副護理長在親眼見到災區的厚重淤泥後,非常想參與清淤工作,因此在發放告一段落時,捲起袖子加入清掃行列,他回饋:「能實際幫助到災民,心裡感覺很幸福。」

許多災民即使面對災難,仍然堅強地苦中作樂,張亞琳營養師提及,他們的小隊非常正向,挖到電鍋、桌子,大家都會拍手說:「電鍋出土囉!」「桌子出土囉!」過程中,她看到泥巴中疑似有一雙亮亮的的小眼睛,伸手去摸,發現竟是一隻拇指大的小青蛙,她把小青蛙救出來,清洗乾淨後,放回這戶人家的盆栽,讓牠開始新生活。張亞琳營養師笑說:「災後景象令人難以想像。但卻感受到災民樂天、樂觀的態度,雖然損失慘重,但他們談話時能帶著笑容,讓我們也提醒自己不要悲觀,進而以幽默的方式去陪伴。」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23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24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25

圖說:外科加護病房曾珮瑜護理長在辛苦中體會到慈濟人文的溫暖與關懷(左上圖右一);潘郁玟副護理長覺得能實際幫助到災民相當幸福(右上圖右);張亞琳營養師在清掃中救出一隻小青蛙,同時感受到災民樂天、樂觀的態度。(左上圖/連志強;右上圖/鄭冉曦;下圖/張亞琳提供)

企劃室游麗穎主任表示:「第一次親身投入清理工作,剛來的時候真的很震撼,雖然過程辛苦,當泥水退去、地板重新出現時,心中是滿滿的成就感。」醫務部朱家慧高專看著清掃後逐漸明亮的家園,心中湧現滿滿的踏實與感動,並從中體會到團隊的力量以及慈濟人的本質不只是付出,更能把溫暖帶進人心,這個特別的宗門營隊,讓她將慈悲與智慧深深刻印在心裡。社區暨長照服務部楊淑芬同仁說到:「抵達光復車站時心情很沉重,清理時只想著要讓居民有一個乾淨的家。雖然淤泥很厚,但每個人出一份力,就能幫助災民盡快回到正常生活,也希望花蓮能早日復原,大家都平安。」

在總務室李明蘭組長的印象中,光復除了遊玩、吃冰,還有很棒的生態園區,因此風災後的慘況令她有些傷感,清掃過程中只期待能盡快整理乾淨,讓這個美好的地方早日恢復過去乾淨美麗的樣貌。工務室同仁劉家維則是抱持「快樂去付出」的心態投入救災,希望盡快把環境整理乾淨,讓居民能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26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27

圖說:企劃室游麗穎主任(左)和醫務部朱家慧高專(右)都從清掃中找到踏實與成就感。(左圖/范宇宏;右圖/連志強)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28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29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30

社區暨長照服務部楊淑芬同仁(左上)、總務室李明蘭高專(右上圖後排右) 、工務室劉家維同仁均祝福花蓮能早日復原。(圖/范宇宏;右上圖/林學仁)

此次慈濟協力清掃與醫藥包發放,隊伍分工合作,不僅提供災後所需支援,傳遞第一線的關懷與陪伴,更為所有參與的人上了一堂難忘的課程,縱使人人灰頭土臉、滿身泥濘,但為災民盡一分力的踏實感將在心中,成為一輩子最真的感動。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31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32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33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34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35

圖說:台北慈院當日共計123位同仁投入光復鄉清掃整復工作。(上圖/連志強;左中圖/盧義泓;右中圖、右下圖/廖唯晴;左下圖/范宇宏)

宗門營課程異動赴光復災區 齊心協力整復家園 20250927 36 S 8454373


圖說:其中一間浴廁的淤泥原本高達20公分,在大家協力下成功清淤。(圖/范宇宏)

(文/廖唯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