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生命 醫心有愛

  7月17日,趙有誠院長帶領醫院同仁前往新店靜思堂,利用一個上午的時光和 上人進行溫馨座談,由泌尿科許竣凱醫師、眼科部徐維成主任、牙科部許博智主任和老年醫學科劉修勳主任接續分享醫療科二十年來的專業與進步。

守護生命 醫心有愛20250717 1

圖說:7月17日,趙有誠院長帶領醫療團隊和 上人進行溫馨座談。(圖/盧義泓)

  趙有誠院長首先介紹各位分享的醫師,並感恩 上人布施時間讓醫師們有機會前來報告。第一位分享的是許竣凱醫師,啟業初期,泌尿科在楊緒棣顧問帶領下,建立「慈濟常模」,接續由蔡曜州主任引領團隊,推展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開創多項術式與臨床研究;其後,游智欽醫師投入屍腎與活腎移植,趙梓辰醫師則深入婦女泌尿領域。針對攝護腺癌診斷困難的部分,許竣凱醫師提及,傳統經直腸切片診斷困難,不但感染風險高、準確率也低,現在改以核磁共振結合超音波影像導引、從會陰切片,提升診斷準確率。一名長期追蹤的病人林先生,自2005年起開始看診,但多次切片皆未發現癌細胞,癌症指數有持續上升,日前改採新技術從會陰切片,才終於確診,並順利接受藥物與手術治療,平安出院。許醫師提及,科內未來仍會保持本心,以病人為中心,整合新科技與資源,持續精進,造福病人。

  眼科部徐維成主任提及,許多醫院雖有亮眼的業績,病人卻無從選擇,只能接受高額醫療;而台北慈院尊重病人,在提供最好醫療服務的同時,也讓病人保有選擇權,才能讓人感到安心。徐主任分享,眼科自啟業時的三個次專科擴展到八個次專科,陣容完整包括青光眼、角膜移植、視網膜手術、小兒眼科、眼整形與眼窩重建、葡萄膜炎照護等,每年也都穩定地招募住院醫師。他提及一位77歲中風臥床的老奶奶,因眼睛無法閉合,角膜長期曝露在空氣中,乾燥破損、視力惡化。眼科團隊到宅協助,曾嘗試以蛙鏡保護角膜,但效果有限,最終決定直接在病床旁進行眼皮縫合手術,讓角膜逐漸修復,避免失明。除了臨床與教學,眼科醫師積極參與國際義診,走入需要的角落,為病患帶來更高品質的照護。

守護生命 醫心有愛20250717 2

圖說:趙有誠院長感恩 有機會和醫療團隊向 上人報告。(圖/盧義泓)

守護生命 醫心有愛20250717 3 守護生命 醫心有愛20250717 4

 
圖說:泌尿科許竣凱醫師介紹攝護腺癌新式診斷(左);眼科部徐維成主任分享眼科的進步與成長(右)。(圖/盧義泓)

  2005年董醒任主任奠定牙科部雛形,並於2007年成立牙周病專科訓練機構,而後接任的沈一慶主任進一步擴充團隊規模,招募各專科的主治醫師來院,導入數位影像與電腦斷層系統,擴展口腔外科、家庭牙科兩大服務面向。2017年由夏毅然主任接棒,除了持續延展訓練體系,也深化人文醫療,拓展特殊需求者照護、口腔癌術後重建等領域。現任主任許博智則是著重傳承,全面推動數位化流程與AI輔助治療。許主任詳盡介紹牙科的分科及醫師們,並提到與口外學會合作辦理無語良師模擬手術教學、發展慈濟人文與顯微皮瓣重建手術。在積極招募實習醫學生與pgy醫師的同時,也參與國際合作與學術研究,未來將打造完整的牙科數位流程,成立口腔膺復科、兒童牙科、牙髓病科三個專科訓練機構,強化人才招募與培育,發展相關研究,成立亞洲第一個機器人植牙手術室,打造教學、人文與創新的數位智慧牙科。

  一名85歲的華僑老先生原本能獨自飛往菲律賓整理祖墳,但短短兩個月內,身體機能急轉直下,走路困難、日常生活也難以自理。就診時,老人醫學科劉修勳主任發現病人走路呈現巴金森步態,安排住院進一步檢查,發現原因是腦部的動靜脈畸形造成的功能障礙。會診影像醫學科後,該團隊從頸部進行導管式腦血管栓塞術,一個月內,病人的步態與認知功能大幅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也恢復如常。劉主任分享,社會人口老化,老年常見健康問題包括認知退化、牙口不佳、聽力減退、頭暈、失眠、失禁、骨質疏鬆、跌倒、視力退化等,老人醫學科是以老人為主的全人照護,除了醫師診療外,團隊成員還有護理師、復健師、營養師、藥師、心理師、社工師,但老化未必等於退化,許多造成機能下降的原因仍可醫治。若能早一步察覺處理,就能讓更多長者老得健康、老得有尊嚴。

守護生命 醫心有愛20250717 5 守護生命 醫心有愛20250717 6

 
圖說:牙科許博智主任回顧科內二十年的成長並說明未來規劃(左);老人醫學科劉修勳主任講述團隊如何照顧年邁長者,維持他們的生活功能(右)。(圖/盧義泓)

  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指出,醫療分科越來越細,但慈濟堅持以病人為中心,願意多走「額外的一哩路」,著重身心靈整合照護。他認為,醫療專業與人文關懷同等重要,當醫療人員願意用心去解決病人的問題,願意多做這一點點,醫療品質自然就會更上一層樓。

守護生命 醫心有愛20250717 7

圖說:林俊龍執行長認為只要願意多為病人付出一點,醫療品質自然就會進步。(圖/盧義泓)

   上人慈示,醫療是人生一大事,人生在世難免遭遇病苦或意外,有人就需要有醫,所以需要好醫師來守護生命。 上人感恩慈濟醫療體系都是良醫,醫療志業也是令他最安心的部分,因為醫師與護理人員最貼近病人,除了治療,也能用心膚慰病苦。 上人也提到,當初若沒有慈濟人的一路同行,就不會有今日完整的醫療志業,提醒慈濟人應培養健康觀念,不要生病了才看醫師,醫師們也要替師父照顧慈濟法親,守護慈濟人的健康。

守護生命 醫心有愛20250717 8

圖說: 上人感恩慈濟醫療志業都是良醫,用心膚慰病苦、照顧慈濟人。(圖/盧義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