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氣:432

妙手除疾 見證大愛

  8月14日, 上人行腳台北慈濟醫院。趙有誠院長帶領醫師、護理師、醫技、行政同仁齊聚靜思堂,分享評鑑期間備受委員肯定的資訊系統,以及一個個醫療團隊用心照顧的溫馨個案故事。


圖說:8月14日,上人行腳台北慈濟醫院,醫護團隊分享用心照顧的個案故事。(圖/范宇宏)

  「今天每位要報告的人都很用心地準備,也很用心地照顧病人,大家的心中都希望病人能夠健康平安。」趙有誠院長率先致詞,感恩台北慈濟醫院在每一個重要的時刻都有大家的陪伴、提攜和照顧,他也感恩評鑑期間大北區的總動員,最重要的是在師兄師姊的護持下,醫院同仁除了學習到專業照護,也學習到不一樣的人生哲理。


圖說:趙有誠院長率先致詞,感恩台北慈濟醫院在每一個重要的時刻都有大家的陪伴、提攜和照顧。(圖/連志強)

◎用愛打造的資訊

  台北慈濟醫院的資訊系統在2020年1月1日上線,從原本的不成熟的「毛胚屋」日益精進,在本次評鑑大放異彩。楊緒棣副院長帶領團隊分享「用愛打造的資訊」,指出評鑑時,教學組、經管組和醫療委員以及癌症評鑑的委員都不約而同地讚賞台北慈院的資訊系統,讓他心中百感交集,畢竟一路走來相當不容易。首先,由外科專師邱素美護理長報告病歷資訊系統,她提到,這個系統裡的每個按鍵都是針對臨床端的需求所建造,而且都是資訊團隊開發後經過不斷測試,大家堅持到最後的成果,這樣才能展現出病人完整的治療過程,才能「用病歷說出全人的故事」。而在大家的合心協力下,毛胚屋變成豪宅,亮眼完工。

圖說:楊緒棣副院長帶領資訊團隊分享「用愛打造的資訊」(左);邱素美外科專師護理長報告病歷資訊系統(右)。(圖/范宇宏)

  藥學部方金戎組長則分享,這三年來資訊團隊曾協助他們三次助攻,包括HIS-5上線、COVID-19時期和醫中評鑑。諸如急救盤換盤、洗腎病人用藥整合系統、行動裝置驗收功能等,藥學部在資訊上不斷創新,方組長提到:「每個資訊人員和藥師都有自己的專長,但成功來自於彼此的信任跟支持。」癌症中心高偉堯主任則分享「使用者友善,病人安全的癌症模組」,處方開立的背後有護理、藥學、行政……各個單位,缺一不可。他們在HIS-5系統設有癌症專區,可以將化療處方密密麻麻的數字轉化成便於溝通的介面,輸出成對各個職類都易懂的處方,方便審核,確保診療品質。

圖說:藥學部方金戎組長講解藥學部在資訊上的創新(左);癌症中心高偉堯主任分享「使用者友善,病人安全的癌症模組」(右)。(左圖/范宇宏、右圖/連志強)

  護理工作相當繁瑣,護理部蔡碧雀督導提到,醫材是病人安全很重要的一環,要是醫材不良有可能危急生命。為此,護理部與資訊人員合作,開發單一識別碼計價系統,一改以前計價繁瑣耗時的方式,只要掃描條碼就能帶出衛耗材資訊,不但減少許多不必要的時間,正確性也高達100%。北區資訊室于鴻勤專員提到,開發新模組、病歷條碼系統等都是資訊團隊從無到有、自行開發的專案,而為了讓專案順利進行,團隊成員每個週五相約午餐約會,進行中曾遇到各種挑戰及問題,但都化危機為轉機。最後甚至在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只花一個月就建置完「內視鏡清消系統。」

圖說:護理部蔡碧雀督導分享護理部的單一識別碼計價系統(左);北區資訊室于鴻勤專員提到團隊曾遇到各種挑戰及問題,但都化危機為轉機(右)。 (圖/范宇宏)

◎人醫拔苦分秒間

  風濕免疫科陳政宏主任分享「彈唱生命的樂章」,20歲的小雁從馬來西亞來台就學,可是卻口吐白沫昏厥送到台北慈濟醫院,經急診搶救後恢復生命徵象轉入加護病房跟病房照顧,一共住院四十五天。整個過程中,小雁持續發燒、多次癲癇,血小板甚至在兩天內降至1萬7/UL,產生嚴重的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所以神經內科醫師針對感染性腦炎替她做了詳細檢查,並會診風濕免疫科,最後診斷為「抗磷脂質抗體症侯群」,經過三次血漿置換才終於甦醒,移除管路。因為長期臥床,小雁出加護病房時是沒有力氣、幾近癱瘓的,所幸在醫護團隊陪伴下持續復健,找回穩健步伐,讓她感恩地寫下感謝信,謝謝團隊照顧。

  28歲美國華僑女孩潔西卡因左下腹疼痛多年,今年五月來本院就醫,徐榮源副院長第一時間將她轉往急診,血液腫瘤科何景良主任安排切片、電腦斷層、剖腹探查等檢查,證實是乙狀結腸癌且轉移肝臟與卵巢,隨即安排化學治療。六次化療後,腫瘤指數明顯下降,腫瘤也縮小,因此徐副院長召開家庭會議討論手術的可行性。女孩的故事未完待續,希望集結眾人之力,讓病人繼續譜寫彩色人生。

圖說:風濕免疫科陳政宏主任分享馬來西亞女孩來台就醫的故事(左);血液腫瘤科何景良主任分享醫療團隊治療乙狀結腸癌女孩的過程(右)。(圖/范宇宏)

  泌尿科羅啟文醫師分享小兒疝氣於腹腔鏡手術的應用,一位3歲小朋友因鼠蹊部腫塊被帶至急診,小兒急診科醫師診斷為「嵌頓性疝氣」,並安排疝氣腹腔鏡手術。疝氣在小孩發生率約3%,男生發生率是女生4倍,早產兒的發生率更高,所以這個手術非常常見。如果疝氣未即時處理可能導致器官缺血性壞死,台北慈濟醫院在2003年至2008年間替近兩百名病人手術,相較傳統手術,此種術式的復發率只有0.7%且併發症少,恢復快。醫療團隊精益求精,將手術改良為後腹壁強化手術,讓復發率降至0%。

  39歲的男性因嚴重摔車送來台北慈濟醫院,不只半邊膝蓋骨磨損,神經肌腱也磨光了,送來時明顯大腿骨外露。骨科吳宗樵醫師替他做了外固定手術、清創手術,並取下大體老師的骨頭和肌腱,結合整形外科魏林瑰醫師在移植骨頭、肌腱後,施行皮瓣移植手術。中午十二點到凌晨兩點多,兩位大醫王協力修補病人的腳,讓他未來有機會再站起來。分享尾聲是病人特別錄製的感恩影片,感恩醫療團隊的用心與愛心。

 圖說:泌尿科羅啟文醫師分享小兒疝氣於腹腔鏡手術的應用(左);骨科吳宗樵醫師闡述與整形外科協力修補病人腳的過程(右)(圖/范宇宏)

◎愛讓醫病零距離

  神經外科洪立偉醫師分享個案故事,46歲女性因臉歪嘴斜、嘔吐及意識不清送來急診室,在就醫過程中沒有親人陪伴,孤單一人,且到院時昏迷指數只有7分,右側手腳完全無力,在警方的協助下才知道她是一名沒有身分證的失聯移工。情況緊急,醫療團隊施行高風險腦部手術,楊惠儀社工師與慈濟基金會志工協助找尋看護照顧,提供手機讓她跟印尼家屬聯繫,在愛的照護下,病人逐漸康復,返國由印尼慈濟分會接手照顧。

  信義區志工陳師兄因肺炎、嚴重呼吸衰竭在瑞士治療無果,氣切復健成效也不彰,所以搭醫療專機返台治療。整合醫學科饒倫毓醫師分享醫療團隊在胸腔內科藍冑進主任的帶領下,治療陳師兄的過程,藍主任告訴陳師兄:「回到慈濟就當自己的家,心安就平安,醫療團隊會盡力救治的。」並照會各團隊接力治療。陳師兄一週後開始站立做復健,並且在住院中拔掉氣切管並移除所有的管路,見證生命的奇蹟。

  蔡師兄是上海慈濟種子,今年六月初口腔出現潰瘍,在維持一段時間後開始發燒,到當地就診因疑似肺炎住院,出院後狀況卻沒好轉。七月初他來台灣旅遊時感到胸悶、呼吸困難而來到台北慈濟醫院,當時血氧約92-94%,肺部浸潤嚴重,發炎指數極高,住到加護病房。檢查發現,蔡師兄是感染性心內膜炎合併嚴重僧帽瓣逆流,考量病人病況無法用微創手術治療,心臟血管外科張燕教授、羅崇祐醫師以傳統手術進行僧帽辦置換,之後再以抗生素治療六週,讓蔡師兄恢復健康。

圖說:神經外科洪立偉醫師分享醫療團隊如何救治沒有身分證的失聯移工(左);整合醫學科饒倫毓醫師分享醫療團隊在胸腔內科藍冑進主任的帶領下照顧嚴重肺炎的陳師兄,讓他見證生命的奇蹟(右)。(圖/范宇宏)


圖說:心臟血管外科羅崇祐醫師講解僧帽辦置換手術。(圖/范宇宏)

  剛到院一年的劉可賢、呂沄恩兩位護理師上台分享。78劉奶奶本身就因肝硬化在本院追蹤與藥物治療,某天因帶狀皰疹就醫,卻因為肝硬化嚴重造成腹水,意識狀態改變。在醫療團隊的急救下,奶奶的意識漸漸恢復,但卻出現大量血便、直腸靜脈瘤破裂的問題,病患家屬因此面臨了安寧與手術的抉擇。病情末期的奶奶有幾個小願望,就是想吃冰淇淋與披薩,護理師特地買來一口、一口餵著她吃,奶奶吃完後露出微笑,告訴護理師:「我滿足了,可以去找我的媽媽了。」並在當晚安詳辭世。

  心蓮病房潘盈潓護理師以「綻放的仙人掌」分享臨床故事。一位86歲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師姑獨自撫養兒女長大,退休後積極推廣靜思語及  上人的智慧,但是八年前她罹患失智症,極度抗拒子女接近。身體漸漸變差,師姑住進心蓮病房,腹水、腹脹相當虛弱,無法自理,排斥、不信任兒女,令子女非常自責以前沒有陪在她身邊。經由護理團隊耐心地陪伴,引導師姑說愛,擁抱彼此,終於讓宛若仙人掌、帶刺的她慢慢從傷痛裡綻放微笑。

圖說:12B護理師劉可賢、呂沄恩分享圓滿病人心願的故事(左);心蓮病房潘盈潓護理師敘述陪伴臨終病人的臨床故事(右)。(圖/連志強)

◎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分享在護理、行政同仁「大愛航向新世紀」的手語表演中結束。趙有誠院長表示:「 上人給我們很多的愛,所以同仁也把這份愛傳遞給病人與家屬。真的很感恩全院的同仁,不管是年輕的還是資深的,都在因緣下回到慈濟大家庭,並在慈濟的磁場中將心中的善念表達出來。」

  聽完大家的分享,慈濟慈善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相當感動,不但肯定大家在醫療的專業面,更對醫護人員真誠對待病人和家屬、給予最溫暖的陪伴感到非常敬佩。慈濟功德會法脈宗門總志業中心黃麗馨秘書長則提到,許多時候覺得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有 上人的祝福就會變成可能的。

  英國分會李宏耀執行長則分享他在英國醫院看病人卻沒有病歷的情況,因為不曉得病人的背景是什麼,所以醫師的壓力非常大,也會讓病人有不好的感受。因此,他覺得台北慈濟醫院能把病歷整合非常不容易,如此也可以減少病人的痛苦。剛從三總下診的醫療志業張聖原策略長則是誇讚:「雖然來晚了,但能聽到各位的分享真的非常值得!」

圖說:慈濟慈善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敬佩醫護人員真誠地對待病人和家屬(左);慈濟功德會法脈宗門總志業中心黃麗馨秘書長說道有上人的祝福就會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右)。(圖/范宇宏)

圖說:英國分會李宏耀執行長認為台北慈院能整合病歷系統非常不容易(左);張聖原策略長也對醫護分享讚譽有加(右)。(圖/范宇宏)

  慈濟醫療法人資訊廖威博顧問指出:「資訊成功關鍵在於能夠說得清楚、聽得明白、做得出來,這三項考驗使用者的功力跟資訊人員的溝通方式。許多醫療需求都非常緊急,如何讓臨床很快地使用到需要的功能,就是資訊存在的價值。」醫療財團法人資訊室應詩白主任提及,資訊本是一個中性的東西,要靠每個人用心將其連結起來,才能夠發揮出力量,而跨團隊的向心力主要來自於每個人內心的愛。

  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提到:「AI產業對未來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特別是醫療,但是醫療無法取代,因為它還是缺乏了醫生、護理、醫技同仁在過程中傳遞的溫暖和愛心。」林執行長勉勵大家繼續努力,樹立醫療人文典範,讓台北慈濟醫院在國際上發光發熱。慈濟基金會林碧玉副總則感謝醫療同仁們在趙有誠院長的帶領下不屈不撓地克服困難,更上層樓。

圖說:慈濟醫療法人資訊廖威博顧問說明資訊成功的關鍵(左);慈濟醫療法人資訊室應詩白主任提及,跨團隊的向心力主要來自於每個人內心的愛(右)。 (圖/范宇宏)

 圖說: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勉勵大家繼續努力,樹立醫療人文典範(左);慈濟基金會林碧玉副總感謝醫療團隊不屈不撓地克服困難(右)。(圖/范宇宏)

  上人慈示:「最寶貴的是生命,不管貧富,每個人一旦有病,再有愛心的醫師都無法體會他的痛有多痛,但起碼我們的醫師都有那份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心。救人在佛法來說是功德無量的,人人守志奉道,志願當醫師、護理師,將那份志願守護到現在,還要傳承未來,一同為天下人付出一份心。」愛的醫療是台北慈濟醫院最溫暖的光景,謹記 上人的叮嚀,一如「大愛航向新世紀」的歌詞,未來同仁們將繼續用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的精神守護病人,守護生命。

圖說: 上人叮嚀大家守志奉道,為天下人付出。(圖/范宇宏)

(文/廖唯晴、林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