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氣:179

【熱血YOUNG 醫】系列(四)揚帆穩舵 無畏少子駭浪

     在少子化的影響下,台灣的醫療界面臨諸多挑戰,尤其婦產科、兒科出現人力斷層,所受的衝擊不容小覷。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2023年出生人數僅13.5萬,創歷年新低,而隨著新生兒人數下降,不少婦產科診所陸續倒閉。大環境的不友善,願意投入婦兒領域的醫師也大幅銳減,2024年台灣兒科醫學會統計結果顯示,報考兒科專科醫師人數創下11年新低,讓人不禁好奇,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現今婦兒領域的醫師們能在崗位上堅定航行?

◎「婦」重致遠 恪守本分

     在手術室中呼風喚雨、掌握生死瞬間,充滿挑戰性又帥氣熱血的場景,是許多年輕醫師心中的夢想。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邵芷萱醫師在學生時代就對外科手術充滿興趣,看到婦產科的多樣性後,她也決定投身其中。「婦產科兼具手術的挑戰和迎接新生命的喜悅,同時可以學習疾病治療,是其他科別所不具備的。」爺爺是醫師,考醫學院那年在探索興趣時,邵芷萱以排除法選擇了可以發揮一技之長的醫學系,並且一路循規蹈矩,如願成為主治醫師。


圖說:嚮往外科的挑戰性及迎接新生命的喜悅,邵芷萱選擇投入婦產科。(圖/盧義泓)

     然而站在迎接新生命的第一線,雖然看似充滿喜悅與感動,但過程中若稍有不慎,就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住院醫師第一年的某日半夜12點,她接到一名產婦,並替她執行人工破水,正常來說,破水後寶寶的頭應該要先出來的,可是這名產婦的產程太快,寶寶的頭還沒完全下來,一破水,掉出來的竟然是攸關胎兒性命的臍帶。緊接著,胎心音直線下滑,當時經驗不足的她根本不知道如何處置,所幸主治醫師及時發現並進行緊急剖腹產,才成功挽救了母嬰的生命。

  「有時候覺得自己好像懂了很多事情,好像自己都會了。但事實的背後還是藏有許多細節,或是需要其他人幫忙。」魔鬼藏在細節裡,生命的震撼教育讓邵芷萱想起師長的教誨,從此步步為營,虛懷若谷。

     在台北榮民總醫院進行住院醫師訓練的邵芷萱,每日耗費兩小時通勤,終於在2021年底,成功考取婦產科專科醫師執照,這段辛苦的生活似乎有了代價,即將苦盡甘來。然而,對已為人母的邵芷萱而言,面臨的卻是另一個挑戰:「婦產科會有緊急狀況,如果我要留在那裡,就得攜家帶眷過去,不然根本不可能辦到,除非從此以後都不接生。」不僅如此,身為職業婦女的她,礙於過往繁忙的住院醫師生活,父母及先生成為照顧孩子的主要角色,無形之中,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漸漸疏離,這使邵芷萱開始反思家庭與職涯的平衡。

  放棄待在熟悉的環境衝刺事業,是否過於可惜?然而,若是專注於衝刺事業,而錯過了孩子的成長時期,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結果嗎?內心不同的聲音此起彼落,讓她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中來回掙扎拉扯,於是,她選擇回到慈濟醫療體系,就近在台北慈濟醫院服務,邵芷萱說:「人生總是有取捨,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我覺得非常重要,這才是我當初生下他們的意義。」

     成為主治醫師的邵芷萱首次值班就遇到極大的挑戰,2022年8月,剛報到不到1個月的她還在熟悉陌生的環境時,一個急診剖腹刀卻劃破半夜的寧靜。這是她升任後的第一台刀,初次主導一切的她,扛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上陣。這是一名經產婦,由於產程進展十分快速,胎頭下降得非常快,因此醫師每分每秒都在跟時間賽跑,適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第三年,汗流浹背的邵芷萱不時擦去防疫面罩的霧氣,緊張的心跳聲迴盪耳際,所幸最後母子均安,在產婦的感謝聲中,她終於放下重擔。

  術後邵芷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給老師:「我的第一台刀開完了,壓力好大!」從這次的經驗中,她更加提醒自己,每次上場前都要在心中模擬各種可能性,讓自己能在不變中應萬變。

     而醫病關係的建立,也是這名年輕醫師正在學習的課題。五十多歲的林女士因為微量出血就診,邵芷萱幫她進行了抹片、超音波等一系列的檢查,最終診斷出子宮頸癌。罹癌的事實對從未做過相關檢查的林女士來說有如晴天霹靂,完全無法接受,認為只是一點點出血,怎麼會如此嚴重?但在邵芷萱詳細地解釋治療過程及預期效果,並分析手術風險後,經過來回幾次的耐心溝通,林女士逐漸放下內心的疑慮及掙扎,願意接受手術。

  可是原本以為的早期癌症卻在術中發現淋巴轉移,造成林女士的二次打擊,於是邵芷萱耐心地安撫她:「做化療的日子裡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回來找我。」希望藉此給病人足夠的鼓勵及支持,繼續面對病魔。而今,林女士的健康與體力都恢復地相當好,她也從過程中獲得成長及成就感。


圖說:從醫之路充滿挑戰,邵芷萱從中學習和成長,持續提升經驗值。(圖/盧義泓)

     經驗在一個個個案中累積,儘管從醫過程磕碰跌撞,邵芷萱也不曾懷疑過這個選擇。她期許自己盡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以安守本分的態度,面對未來任何問題及挑戰,持續砥礪向前,莫忘初衷。 

◎心之所向 鍥「兒」不捨    

     一歲兩個月的安安疑似感冒腸胃炎造成高燒、腹瀉不止,三天後更出現眼睛上吊伴隨多次痙攣,送到台北慈濟醫院急診時,已經意識不清,情況十分危急,直接被轉到兒童加護病房。醫療團隊替他安排一系列檢查,並進行腰椎穿刺,抽取腦脊髓液,最後確定是因為腺病毒感染造成腦部瀰漫性發炎。這種病毒沒有特效藥,臨床通常建議以免疫球蛋白治療,但這種治療的自費金額要價不菲,為了搶救寶貝兒子,安安的父母毫不遲疑地同意,兒科部王緒斌醫師解釋到:「他是在台北慈院出生的,生病也都來慈院就醫,算是我們照顧長大的孩子,加上阿姨是護理師,所以父母對我們很是信任。」

  然而,免疫球蛋白的治療效果並沒有想像中成功,安安的發炎指數下降後不到一周,幼小的身軀又開始反覆抽蓄,連自己翻身都有困難,病情陷入膠著。面對憂心的家屬,王緒斌與醫療團隊緊繃心弦,思忖各種治療方式,參考各方專家的建議,終於在使用高劑量類固醇後,小病人恢復意識並拔管,一周後順利轉出加護病房,加上出院後的回診和復健,兩個月後慢慢地恢復認知及行走能力。看著這樣的轉變,王緒斌如釋重負。


圖說:王緒斌對醫學的興趣及對小孩的喜愛,促使他成為兒科部醫師。(圖/顏明輝)

  孩子戲劇性的病情轉變是小兒科的日常,也是王緒斌的日常。回憶起當初選擇科系時,王緒斌對電子相關系所也有一定的興趣,不過後來發現醫學系出路廣泛,再加上喜歡小孩,所以他完成住院醫師訓練,考取兒科醫師專科執照後,在主治醫師第三年時來到台北慈濟醫院。

     「不要把病人都轉回台大醫院給老師喔。」報到第一天,趙有誠院長對王緒斌笑著說,他深知年輕醫師在自信颯爽的長袍下,都藏有一顆忐忑焦慮的心,對於沒有把握、不夠確定的醫療決策,立刻e-mail相關資料給老師並打電話討論,甚至轉院給老師,是常見的情形。而這簡單的一句話,也讓當時還年輕的王緒斌不覺心虛起來。回憶起當時稚嫩的自己,已經從醫十年多的他笑說:「剛當主治醫師時,的確家屬多問兩句就覺得心虛、沒把握,會一直想找老師討論,然後想把病人轉走……。」不過隨著經驗的累積、醫院前輩的指導、良好的團隊支援系統以及每年研討會、醫學會等交流學習、出國深造,自信的養分逐漸生成,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兒童神經科主治醫師的主要患者為腦損傷的病童,當診斷孩子為腦性麻痺時,如同宣判死刑,有些孩子終身臥床,僅能輕微晃動手腳,家屬將耗費畢生心力照顧;然而,也有不少振奮人心的故事。他分享一個早產兒的故事,吳小妹出生時只有23週,由於嚴重腦出血,住院長達4個月之久,當時的醫師們都不看好預後,認定吳小妹會成為腦性麻痺兒童,沒想到經過多年的積極復健及治療,吳小妹目前已經13歲,不用柺杖就可以行走,甚至能夠與人互動,讓王緒斌深刻體會到生命的韌性和奇蹟。

     在少子化的社會危機中,各大醫院的兒科住院醫師無法招滿已是多年常態,但台北慈濟醫院卻連續兩年滿招。對此,王緒斌坦言,少子化對兒醫還是有不小影響,尤其年輕醫師門診量下降、薪水降低及專科醫師銳減造成人力明顯出現斷層,所幸台北慈濟醫院的兒科沒有這樣的狀況,在他日積月累的耕耘下,門診量並沒有被影響,穩固的醫病關係讓病患回診率相當高,這也是他多年堅持不懈所獲的碩果。

  在臨床工作和學校課業之餘,王緒斌也總是跟隨醫院前往忠義育幼院,為院童提供全面的健康評估和治療,低調扮演孩子的白袍守護者,默默實踐對孩子單純的愛,守護一份初心,畢竟對這位兒科醫師來說,雖然有些孩子因為先天條件受限無法在原生家庭接受照顧,但是孩子的復原力驚人,只要在六歲前接受定期追蹤,好好照顧,都有機會翻轉人生,享有璀璨未來。而這些小小孩的復原力和生命力,無疑是讓王緒斌堅持多年的最佳原動力。


圖說:無論是醫院的病童或是忠義育幼院的院童,孩子的復原力及生命力,為王緒斌注入源源不絕的能量。 (圖/范宇宏)

     最平凡的初衷,只要堅持都能產生意義。在採訪過程中,王緒斌溫和沉穩、不疾不徐,只要一提到小孩,眼神瞬間綻放光芒,語氣變得雀躍無比;而邵芷萱醫師則是充滿朝氣活力,眉宇間散發親和溫暖的氣息。兩位醫師無懼動盪的醫療環境,堅毅地在婦兒領域中揚帆前行。

(文/張家慈、廖唯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