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氣:217

【熱血YOUNG 醫】系列(三)初心不泯 篤志前行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有多遠?

  作家克雷洛夫曾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樑。」這段比喻,深刻描繪兩者的關係,也帶出更深層的思考。例如,或許人們永遠都不知道,熱忱會迸發出多強大的力量,它所築起的橋樑會有多堅固,伴你踏實抵達彼岸。

◎一往無前的勇氣

  40歲的湯先生2020年因急性心肌梗塞被送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緊急施救並照會心臟血管外科徐展陽醫師,接續為他裝置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並施以繞道手術,才從鬼門關前搶回一命。後續因為心臟功能不佳,只能裝置心室輔助器維持心臟功能,在歷經八次心臟移植配對失敗、自葉克膜裝置後的616天等待,終於重獲新生。那段日子裡,徐展陽看著湯先生從虛弱臥床到活動自如,他說:「治療過程中,他與太太從來沒有掉過一滴眼淚,也沒有任何的悲傷埋怨,堅強地讓我印象深刻。後來他終於恢復健康,在醫院熱情與我打招呼時,突然有種喜悅油然而生。」徐展陽表示,看見病人因為自己而能夠迎接嶄新生活,就覺得所做的一切都有了具象的意義,同時也是病人給予自己的最大饋贈。


圖說:面對考驗,無所畏懼,是穿上白袍的使命。(圖/范宇宏)

     從小,徐展陽便對醫師職業有著憧憬,長大後也順利以優秀成績進入台大醫學系。因為喜歡「動手」的特質,徐展陽很早就確定將來要成為外科醫師,並希望能給予病人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毅然決然走上心外醫師這條顯得格外有挑戰的道路。然而在第一年住院醫師時期,徐展陽即遇到第一個衝擊——心臟外科的訓練超乎想像,自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住院」醫師,每天都在上刀、下刀、照顧病患與會議報告中反覆循環。從台大醫院至日後赴美克里夫蘭醫院臨床訓練生涯中,縱使專科訓練遠比自己想像中辛苦,但徐展陽認為其所收穫的成就感卻是無可比擬的。

     成為主治醫師後,身分有了轉變,從觀摩學習變成獨立自主,徐展陽也體會了第二個衝擊——沒有老師會擋在前方,為你解決所有問題,要學會全盤思考治療決策。心臟手術所引起的併發症尤為可怕,其發生率及嚴重程度因患者整體的健康狀況而有所變化,充分考驗醫療團隊各方面的處置能力,成為心外醫師需要不斷努力的課題。

     2024年6月的某個凌晨,一位高齡近80歲的爺爺因主動脈剝離面臨了人生最重要的醫療決策,高齡、曾經接受二次心臟手術等高風險情況讓醫療團隊及家屬陷入天人交戰,家屬不願爺爺再受折磨卻也不捨分別,徐展陽則在思考著最佳治療方針。「那就交給徐大夫了……,我還不想死,全心全意地相信你。」術前意識清楚的爺爺撐著一口氣向徐展陽表達自己的希望。

     不幸的是,爺爺在術中出現嚴重併發症,醫療團隊竭力救治十多小時仍宣告不治。在走出手術室向家屬說明時,徐展陽腦海中想的依舊是爺爺那份沉甸甸的信任與囑託,雖然家屬誠摯表達了感謝,但複雜的情緒還是難以揮散,在為爺爺縫合傷口時,默默含淚卻無處宣洩。「雖然一直告訴自己只能難過一秒鐘,要將情感與現實劃分,但卻很難真正做到,畢竟失去的是一條寶貴的生命。」面對生命無常,徐展陽還在尋找更好的調適方法,但每一次的經歷都將轉換為自己進步的驅動力,從客觀角度找到手術的盲點並誠實面對自己,才能持續學習,幫助更多生命。


圖說:徐展陽以真實、客觀的自己,看待每一場生命教育。(圖/盧義泓)

     「越會開刀的外科醫師,是越安靜的。」這句話是徐展陽在台大的恩師許榮彬教授所說,多年來一直烙印在他心底,時刻提醒著自己。徐展陽形容:「許教授是心外專家,卻有著與傳統外科醫師不同的氣質,他非常內斂、沉穩,在他身上不僅學習到專業手術的技巧,還有待人處事的道理,是我一直崇拜的偶像。」另一位對自己影響甚深的還有現職單位的諶大中主任,徐展陽笑道:「諶主任的指導可謂是毫不藏私,總會提點諸多細節,但也會給予後輩們發展空間。」兩位前輩的言傳身教,讓身為年輕一輩醫師的他,在面對病家對治療決策的質疑時,將一切心思都放在如何治療疾病,謙和接受來自四方的意見。

     一路走來,徐展陽感謝父母及太太的支持,讓他在從醫路上一往無前,同時也期許自己腳步不停,繼續發揮長才,讓更多病人及背後家庭能受惠重生。此外,他亦勉勵自己朝著老師的腳步邁進,讓心外醫師的價值理念薪火相傳。


圖說:對徐展陽而言,一往無前的動力,是背後有愛著自己的家人及師長。(圖/范宇宏)

◎始終如一的銳意

     今年五月,台北慈濟醫院教學部兼家庭醫學科劉子弘醫師榮獲歐洲醫學教育學會(AMEE)肯定,取得全台最年輕副院士頭銜。早在台大醫學系時期,劉子弘便在因緣際會下將學生自主評鑑制度引進至台灣,在各大醫學系進行推廣,這不僅在當時獲得多方肯定,同時也讓劉子弘意識到自己在教學行政跟領導的潛能,從而決定以醫學教育為未來志業。


圖說:找到方向,勇敢追尋,讓劉子弘創造自己在醫學教育的一方天地。(圖/盧義泓)

     「選擇家醫科訓練是因為此專科最能展現一般醫學能力及全人醫療精神,能對未來從事醫學教育的我提供很大的幫助。」劉子弘說道。醫學專科劃分精細,大多都是縱深性的學習,而家醫科所受的訓練則有橫廣性特質,強調醫師對健康照護的持續性責任,對未來從事教學業務者頗有助益,不僅能引導學生探知廣泛的醫學領域,也能培養全人醫療的素養。而在醫學教育領域,台大何明蓉教授於醫學專業素養的研究造詣深厚,可謂世界級專家。在她的指導下,劉子弘參與其團隊研究,也與國際醫教學者多有交流,奠基優秀學術基礎,後來也進入哈佛醫學教育研究所研讀,順利取得碩士學位。

     在醫學中心等級的醫院,臨床、教學、研究與行政常會是醫師需要兼顧的項目,2019年,劉子弘加入台北慈濟醫院教學部團隊,主要推動能力導向醫學教育(CBME)、跨領域團隊合作教學(IPE)、虛擬實境教學(VR)以及視覺思考策略(VTS)等各類教學法。他坦言:「醫師或多或少都需要承擔教學責任,但當代醫學教育發展精細,醫師之間可藉由適度分工,發揮所長,在好的制度下相互合作,達到最好的教學成效。」教師的教學成效標準,有部分與學生學習回饋相關,當不符合期待時難免產生挫折感。對此,劉子弘指出,如果將思考局限於追求學員的滿意度,那所有的老師都會遇到困難,因為不是每個學員都對自己的教學買單。但如果把自己當成各種教學法的實踐者,結合教學成效研究的設計,就能更確定自己是否對學員有幫助,以及如何調整教學做法。


圖說:對教學充滿熱情的劉子弘把自己當成各種教學法的實踐者,以更宏觀的角度檢視教學成效。(圖/劉子弘提供)

     「以病人為中心」是現今世界醫療照護的嶄新理念,同時也是醫學教育關注的重點。然而,隨著理念的發展延伸,醫師的地位與角色發生幾個重要的變化,其中包括醫病關係由醫師做主轉換為共享決策。美國畢業後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ACGME)提出的六大核心能力有病人照護、醫學知識、持續學習、人際溝通、專業素養及制度下的臨床工作,為醫師建構了醫病共享決策中所需的基礎能力,但也可能帶來潛在的壓力與挑戰,更甚引起進一步的社會議題探討——醫療是否為服務業?

     針對上述,劉子弘亦提出自身觀點,表示:「醫病共享決策是醫病之間合作,將『實證醫學』及『病人偏好』帶入到臨床決策之中,做出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決定。面對這樣的發展我樂觀其成,但要實踐則需要醫療人員時時提醒自己以人為本,多做溝通說明並善用輔助資料。」至於醫療是否為服務業,劉子弘強調,醫療有其高度的專業性,但也有其服務業的特性,若醫療人員能回歸以人為本的照護精神,與社會大眾一同將心比心,就不容易陷入「專業傲慢」或「客人至上」這樣二元對立的思維。

     這樣的觀點也落實在劉子弘臨床服務上,同時開設預立醫療諮商照護門診的他,遇見一位年僅28歲的先天性多發性關節攣縮症患者。因為關節攣縮、肌肉發育不全,整個人顯得骨瘦嶙峋,甚至因為氣切而需仰賴呼吸器。在診間,這位年輕的女孩堅定地向劉子弘表達:「我希望未來如果發生什麼事,我能夠決定自己未來的樣子。」女孩的勇氣令人為之動容,因此在得知衛生福利部將舉辦「病主法提案徵詢」時,非罕病專家的劉子弘翻查文獻、整理資料,並在審查會議上向委員報告,最終提案順利通過。此番創舉,見證年輕醫師的不畏難,也捍衛了此類患者自主善終的權利,是至今唯一經提案核可的疾病別。

     回首五年職涯,劉子弘以「莫忘初衷,持續學習,你有機會改變世界。」這句座右銘期勉自己下一階段進行更深入的教學研究,並為社群提供更多實質貢獻,有朝一日能成為讓國際看見台灣醫學教育進步的專家學者。


圖說:挑戰自我,才能成就更強大的自己。(圖/盧義泓)

     懷揣熱忱,無畏風雨。兩位醫界的冉冉之星,以熱烈的初心、堅定的毅力築夢踏實,為自己譜寫熠熠生輝的人生篇章,也為台灣社會編織更多幸福希望。

(文/鄭冉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