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氣:158

響應失智月 北慈舉辦及早救智講座

  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簡稱ADI)於1994年訂定國際失智症日,每年9月21日連結全世界國家失智症協會及失智患者、家屬響應失智症宣導活動,並於2010年改為國際失智月(World Alzheimer’s Month) ,一方面提供家屬對失智症的認識,更期望喚醒大眾對失智症的重視。而鑑於疫情過後,許多長者出現身心腦異常退化的現象,因此台北慈濟醫院舉辦一系列「國際失智月」活動,9月8日舉行宣導講座,由失智共照中心李嘉富主任及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店分局共同藉由衛教與活動,帶領民眾一同認識失智症。


圖說: 9月8日台北慈濟醫院響應國際失智月,舉辦宣導講座。(圖/范宇宏)

  張恒嘉副院長指出:「2025年,每五個人就有一人是65歲以上,台灣未來將面臨高齡社會、人口老化的現象,隨著年紀增長,聽力、視力變差、記憶下降或以前可以做的事情現在不能做……,這些都會讓心情變不好,導致憂鬱轉成失智症。因此除了適時的動腦、運動之外,健康的飲食也是很重要,因為憂鬱可以治療,失智也可以及早預防。」


圖說:張恒嘉副院長指出:「憂鬱可以治療,失智可以及早預防。」(圖/范宇宏)

  依國內65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的盛行率,輕度以上失智症為4.97%,極輕度失智症為3.17%,輕微認知障礙者為16.04%。失智共照中心李嘉富主任表示,數據中大致有40%的危險因子,都跟生活習慣有關係,包含了12項危險因子,其中一項就是憂鬱。憂鬱會造成失智早期的徵兆,初期不容易分辨,以前民眾認為失智沒藥醫,也不敢看身心科,所以就忽略。其實憂鬱是可以痊癒的,因此透過活動提醒大家,失智提早發現是可以預防及延緩的。


圖說: 失智共照中心李嘉富主任表示,憂鬱是可以痊癒的,講座中提醒大家,失智提早發現是可以預防及延緩。(圖/范宇宏)

  65歲以上老年失蹤人數增加,離家出走的佔比最高,失智症患者則是次高,活動中也安排講師告訴大家防走失對策並帶動現場民眾活絡筋骨,動動身子,鼓勵大家多做有氧運動能減緩失智風險;新店分局也在當天推廣防詐騙宣導活動,另特別安排指紋捺印,以便於走失的失智者歸家。

 
圖說:活動安排有氧運動教學,減緩民眾的失智風險。(圖/范宇宏)

圖說:新店分局也在當天推廣防詐騙宣導活動(左);特別安排指紋捺印,以便於走失的失智者歸家(右)。(圖/范宇宏)

  擔心自己罹患失智症的吳奶奶說道:「曾被醫師判斷有失智傾向,因為想讓身體好轉,特別前來聆聽講座,活動後了解到若吃太多紅肉容易失智,多吃青菜水果五榖雜糧能延緩失智,因此更確定自己要從飲食調整。」徐先生帶著患有失智症的母親來聆聽講座,他覺得如何預防失智患者走失極為重要,除了從居家環境調整外,GPS定位追蹤及其他防走失對策都值得參考,覺得講座很受用。

  活動也設計闖關活動攤位,讓民眾藉由丟球回答問題,從中認識健康要從日常生活中做起的重要性;另安排公益檢測攤位,經採血、問卷檢驗判斷是否有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期盼大眾在聽完講座後能對失智症有所理解與體諒,共同打造失智友善環境。

圖說:透過丟球闖關回答問題,提醒民眾健康從日常生活中做起的重要性(左);另安排公益檢測,經採血、問卷檢驗判斷是否有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右)。(圖/范宇宏)

 (文/林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