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氣:45

脊損講座義診並行 提升傷友生活品質

  為提供脊髓損傷傷友整合性及持續性的醫療服務,為傷友建立友善就醫環境,2024年6月1日早上,台北慈濟醫院、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北區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國紹泌尿科學教育基金會共同舉辦脊髓損傷醫療重建聯合義診暨「脊時關懷 有您陪伴」衛教講座,藉以促進醫護及傷友間的交流互動,希望提供脊髓損傷傷友全面性的關懷及照護,協助其提升生活品質。


圖說:6月1日,台北慈濟醫院1樓陽光大廳舉辦脊髓損傷醫療重建聯合義診暨衛教講座。(圖/連志強)

聯合義診 五星級照顧

  講座在台北慈濟醫院陽光大廳進行,楊緒棣副院長開場致詞指出:「因車禍和各種疾病所造成的脊髓損傷,最大特徵都是無法大、小便和肢體障礙,所以需要聯合各科別一起來照護。今天在醫院二樓設立聯合義診,有骨科、泌尿科、神經外科、整形外科、復健科和中醫調理,希望傷友們一次得到整體照顧,祝福大家身體健康。」

  而後,台北市脊髓損傷者協會施雍穆理事長和新北市脊髓損傷者協會林育琳理事長,特地致贈顧問聘書和給感謝狀台北慈濟醫院醫護團隊,感恩醫院一直以來的協助。林育琳理事長表示,台北慈濟醫院對傷友的後遺症及併發症投入非常多的心血,包括脊損會員大會或在院區舉辦聯合義診,都相當有意義,非常有大愛。


圖說:楊緒棣副院長希望藉由此次聯合義診讓傷友得到整體性照護。(圖/連志強)

圖說:林育琳理事長感恩台北慈濟醫院對傷友的後遺症及併發症投入非常多的心血(左);台北市脊髓損傷者協會施雍穆理事長頒顧問證書予楊緒棣副院長(右)。(圖/連志強)

  接著,由神經外科龔煥文醫師主講「脊髓損傷急性期」,帶領聽眾進一步認識脊髓損傷對身體造成的影響。而導尿是傷友生活中必須克服的問題,廖婉菲個管師以「自我導尿照顧經驗分享」為題,說明導尿方式、清潔導尿等新穎觀念以及自我照護的要點;王蘭英居家護理師則分享運動神經元疾病個案的照護過程,一名57歲男性因為疾病癱瘓無法行走,又因神經性膀胱需要留置導尿管,所以轉介居家護理服務,然而照護過程中,護理師發現病人居家環境安全堪虞,於是主動協助轉介慈濟基金會居家關懷及居家安全修繕資源,改善個案的居住問題,也提升了傷友的生活品質。


圖說:神經外科龔煥文醫師帶領聽眾進一步認識脊髓損傷對身體造成的影響(上);廖婉菲個管師分享「自我導尿照顧經驗」(左下);王蘭英居家護理師分享運動神經元疾病個案的照護過程(右下)。(圖/連志強)

建立自信 勇敢追夢

  活動也請到兩名傷友上台分享罹病過程。徐先生十一年前正當壯年,下班騎腳踏車時卻遭計程車追撞,脊髓第四、五節受傷,導致左手可以動但沒有知覺;右手不能動,但酸、麻、刺痛都超級有感,還伴隨泌尿道感染與排泄問題。但是對自己有信心的他善用能動的左手,現在已能撐傘,生活重心的輪椅裡面盡藏機關,有自製的電池、用來黏牢手機的魔鬼氈等,雖然需要導尿,但居家環境透過改造,生活已能自理。

  曾被多數人放棄的徐先生感謝各界資源的協助,得以走出心情谷底,他也鼓勵傷友們要勇敢跨出第一步,只要能勇敢地跨出門檻,人生就有無限的希望。

  2015年因為脊椎上長了腫瘤開刀,導致需要靠輪椅行動的吳小姐,相當感謝先生將近十年的照顧與支持。疾病緣故,生病頭三年她都在做化療,生活起居都非常地依賴先生,直到身體漸漸恢復了,認識脊損重建中心,生活才慢慢能夠自理,也因此建立了自信。她表示,因為媽媽的角色讓她不會覺得自己是沒有用的人或人生沒有希望,她努力找尋資源,希望能更順暢的處理大、小便問題,讓自己可以走出去,跟著小孩子一起出遊。

圖說:傷友徐先生、吳小姐分享自身經歷,鼓勵來院的傷友。(圖/連志強)

  本身是罕見疾病的陳小姐,早上九點不到就來到現場,聽了醫師、護理師和傷友的分享,讓她對脊髓損傷的身體狀況和居家照顧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她非常認同徐先生說的「勇敢走出來就對了!」她認為,要勇敢表達自己的困難,台灣社會處處有溫情,一定會得到善意的協助。

  除了衛教講座的分享,當日活動也替12名傷友進行聯合義診,提供醫療資源與衛教新知。活動圓滿落幕的同時,醫護團隊也祝福傷友們的生活能夠更有品質,活出自信與尊嚴。

圖說:「脊時關懷 有您陪伴」衛教講座圓滿成功。(圖/連志強)

圖說:2樓舉辦脊髓損傷聯合義診,科別橫跨泌尿科(左上)、整形外科(右上)、骨科(左中)、神經外科(右中)、復健科(左下)、中醫部(右下)。(圖/連志強)

圖說:義診圓滿落幕,共替12名傷友看診。(圖/連志強)

(文/真善美志工 陳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