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氣:155

【醫師節系列二】 篤志教研作育英才 肩負使命前行

  「醫療教育與研究是作育英才的偉大使命,將繼續貢獻綿薄的力量,帶領後進晚輩進行臨床與基礎研究。」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藍冑進主任長年致力於肺復原的治療與教研,疫情時刻無私奉獻,榮獲新北市第11屆「醫療教育研究獎」殊榮,於11月5日前往受獎。


圖說:胸腔內科藍冑進主任篤志教研,獲頒「醫療教育研究獎」,11月5日前往受獎。(圖/范宇宏)

◎肩負使命 責無旁貸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台灣,各地醫療量能吃緊,台北慈濟醫院隨即降載醫療量能,開設五個專責病房收治確診病患。面對來勢洶洶的肺炎,胸腔內科團隊責無旁貸,藍冑進主任身為單位主管,除了負責調派重症與加護病房的胸腔科防疫人力外,也親自進入專責病房,負責重症染疫患者的一線治療。而由於確診人數節節攀升,幾乎是全院一命,整個內科系醫師都參與支援照護,為了讓病人得到最好的照顧,藍冑進主任致力提升所有內科照護人力的照顧水準,因此特別在胸腔科組成防疫群組,將胸腔科專業彙整後再提供給各科醫師作為照護病患的建議,同時簡化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治療準則與當時不斷更新的研究文獻,訂定台北慈濟治療準則,讓眾人可以迅速掌握重點。

  當疫情得到控制以後,有些病患的性命雖得挽救,但卻產生呼吸衰竭的狀況,藍冑進主任內心萬分不捨,他說:「看著這些原本與我們一樣的人,此時卻成為臥床患者,總覺得若能再做些什麼,一定能有所幫助。」於是藍冑進主任在呼吸照護中心收治這些病患,協助他們脫離呼吸器,並安排肺復原運動,期待能夠幫助他們重建肺功能,進而重返社會。當時,藍冑進主任深刻體會世界衛生組織的一段話——預防、治療、復原是防疫最重要的三件事。後來三年,藍冑進主任持續帶領團隊投入一線,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疫情中,守護無數染疫患者的性命,獲蔡英文總統頒發「醫療防疫、護國先鋒」獎狀。


圖說:藍冑進主任親自進入專責病房,負責重症染疫患者的一線治療,並為他們加油打氣。(圖/台北慈濟醫院)

圖說:藍冑進主任在防疫會議上進行報告。(圖/范宇宏)

◎篤志教研 作育英才

  研究是一條漫漫長路,不僅要對研究抱有熱忱,更要有持之以恆的決心,才能將研究的路走得長久。在臨床研究上,藍冑進主任專注於呼吸道與肺復原的研究,藉由肺復原中心的成立,提供臨床服務,給病患最好的治療品質,藉著臨床數據的分析,完成量多質精的專業論文,並將治療成果分與經驗分享給國內外機構及學者,其中更是獲得英國胸腔醫學會的引用。在基礎研究方面,藍冑進主任篤志急性肺損傷研究超過十年,急性肺損傷在加護病房是致死率極高的疾病,藍冑進主任帶領團隊探討肺損傷的機轉,期待以此發展新的治療策略,有朝一日能運用在實際治療,造福病患。而在智慧醫療的進展上,藍冑進主任亦偕同團隊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共同開發人工智能在電腦斷層肺結節的偵測與判讀,相關成果也發表於國際知名SCI期刊。

  藍冑進主任也與台北慈院肺癌團隊一起加入國衛署主辦的「臺灣次世代定序」的研究,接受新北市醫師公會邀請演講,分享肺癌治療經驗,並於2022年發表四篇肺癌相關論文。受惠於此,根據統計台北慈院肺癌的五年存活率甚至超越全國醫學中心。藍冑進主任同時也協助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撰寫治療指引,作為全國胸腔科醫師之訓練準則,深化胸腔治療品質。2022年亦擔任台灣肺復原治療指引的召集人,召集台灣各院優秀胸腔科醫師共同撰寫治療指引,提供全台醫師肺復原治療準則。2023年也於台北慈濟醫院舉辦全台首場肺復原實作工作坊,吸引台灣北、中、南胸腔科醫師與呼吸治療師參與,實體與線上課程參與人數高達200位。

 圖說:藍冑進主任受新北市醫師公會邀請演講(左);台北慈濟醫院舉辦全台首場肺復原實作工作坊,藍冑進主任分享研究成果(右)。(圖/藍冑進主任提供)

  「身為醫師的首要職責是保護與改善患者的生命健康,緩解他們的痛苦,同時也負有教育和研究的責任。透過醫學教育將自身經驗傳承予後進,培養他們應有的能力與素養,而參與科學研究,也是為了推動醫學科學的進步,以開發新的治療方法和藥物,改善醫療護理的質量。」此次獲頒「醫療教育研究獎」,藍冑進主任勉勵自己,持續在醫學的道路上堅持,將診治病患與深耕學術研究視為終身努力的方向。

(整理/鄭冉曦)